一、論文中的“參考文獻”是什么?
”參考文獻“是指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征引過的文獻在注釋中已注明,不再出現(xiàn)于文后參考文獻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參考文獻是文章或著作等寫作過程中參考過的文獻。然而,按照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的定義,文后參考文獻是指:“為撰寫或編輯論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
根據(jù)《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shù)據(jù)規(guī)范(試行)》和《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guī)范(修訂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對參考文獻和注釋作出區(qū)分,將注釋規(guī)定為“對正文中某一內容作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與參考文獻分列或置于當頁腳地。
二、 參考文獻的作用有哪些?
1、反映研究者的研究基礎:科研工作具有繼承性,大多研究成果是對前人研究的一種深化和拓展。
2、尊重前人和他人的知識成果:參考文獻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引用參考文獻是論文作者的權利,而著錄參考文獻則是其法律義務,引用了前人的資料又不列出參考文獻,會被認為是抄襲或剽竊行為。
3、反映論文作者的科學態(tài)度:說明本文所引用的論點、資料和數(shù)據(jù)均有出處可查,以便讀者核查。
4、向讀者推薦一批經(jīng)過精選的文獻:參考文獻能為讀者深入探討某些問題提供有關文獻的線索,幫助其查閱原始文獻,進一步研讀作者引用的內容,以求證自己的觀點和解決自己的需求。
5、節(jié)約論文篇幅:在科研論文中,作者引用或借鑒別人的方法和觀點來佐證自己將要展開的`論點等,如果把所涉及的內容全都寫下來,有時候容易造成論文內容繁瑣、重點不明。正確列出了所引的參考文獻,論文中所需表述的內容凡已有文獻所載者不必詳述,只需標注參考文獻號碼即可解決。
三、參考文獻格式是什么?
對于很多大學生來說,寫論文是必不可少的,常常寫論文的人來說肯定需要參考文獻,那你知道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格式要求嗎?參考文獻格式一般包括: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具體的參考文獻格式應該根據(jù)文章種類而決定。具體如下:
1、期刊論文類:作者.論文名稱[J].期刊名稱,發(fā)表年份(第幾期):頁碼.
注意:一般而言,參考文獻里的標點符號用的是英文狀態(tài)下輸入的標點符號。輸完漢字要切換到英文狀態(tài),再輸入相應的標點符號。
2、學位論文類:作者.論文名稱[D].畢業(yè)院校所在城市:畢業(yè)院校,論文提交年份:頁碼.
3、書籍著作類:作者.著作名稱[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稱,出版年份:頁碼.
4、報紙類:作者.文章名稱[N].報紙名稱,發(fā)行日期(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