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流體傳動與控制》雜志審稿人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以確保審稿人的專業(yè)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步驟和策略:
一、明確審稿標準
首先需要明確審稿的標準,審稿人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豐富的審稿經(jīng)驗以及良好的學術道德。
二、利用數(shù)據(jù)庫資源
通過SCI、SSCI、A&HCI、ISTP等學術數(shù)據(jù)庫,可以檢索到與《流體傳動與控制》雜志領域相關的科學家和學者的信息。
三、參考文獻
論文中的參考文獻作者通常是該領域的專家或?qū)W者,他們的研究興趣和領域與論文內(nèi)容密切相關。因此,參考文獻作者可以作為審稿人的重要來源。
四、尋找雜志編委或?qū)W術會議主席
雜志編委和學術會議主席通常是該領域的權威專家,他們具有廣泛的學術聯(lián)系和豐富的審稿經(jīng)驗。
五、認真填寫推薦理由
如果雜志要求作者推薦審稿人,作者應認真填寫推薦理由,說明審稿人的專業(yè)背景、研究領域與論文內(nèi)容的契合度等。
《流體傳動與控制》雜志基本信息
主管單位:上海電氣集團公司
主辦單位:上海市機械工程學會;上海液壓氣動總公司
國內(nèi)刊號CN:31-1921/TH,國際刊號ISSN:1672-8904
創(chuàng)刊時間:2003年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上海
出版語言:中文
審稿周期:1個月內(nèi)
主要欄目: 綜述、分析設計研究、工程應用、液壓集成控制、可靠性、污染控制、液壓技術創(chuàng)新、科學管理,這些欄目不僅為不同機械階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臺,也滿足了機械實踐者對各類機械問題的探討需求。
收錄情況:知網(wǎng)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了該雜志在機械領域的學術價值和傳播影響力。
期刊榮譽:中國優(yōu)秀期刊遴選數(shù)據(jù)庫、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等,在機械學術理論界有著良好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對推動機械事業(yè)的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學者姓名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張國賢 | 44 | EMP徑向滑動軸承;液壓;仿真;徑向滑動軸承;... |
訚耀保 | 25 | 伺服閥;電液伺服閥;配流;特性分析;射流管伺... |
米智楠 | 17 | 挖掘機;控制系統(tǒng);機器人;深海;筒體 |
阮健 | 16 | 2D閥;動態(tài)特性;2D數(shù)字伺服閥;電液;電液激振... |
凌勇堅 | 14 | 液壓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液壓控制系統(tǒng);潛水電泵;... |
朱小明 | 14 | 數(shù)字閥;液壓;液壓系統(tǒng);螺紋插裝閥;示波器 |
吳張永 | 13 | 塑料檢查井;液壓傳動技術;檢查井;高速開關閥... |
許仰曾 | 11 | 數(shù)字閥;液壓;示波器;液壓閥;油泵 |
吳百海 | 11 | 海底沉積物;升沉補償;深海采礦;液壓系統(tǒng);仿... |
芮豐 | 10 | 液壓支架試驗臺;PID;同步控制;電液比例;位... |
機構(gòu)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同濟大學 | 90 | 液壓;液壓系統(tǒng);伺服;伺服閥;氣... |
上海大學 | 50 | 液壓;壓缸;柱塞;海水淡化;反滲... |
上海交通大學 | 42 | 液壓;仿真;伺服;電液;有限元 |
長安大學 | 37 | 液壓;液壓系統(tǒng);AMESIM;仿真;電... |
燕山大學 | 33 | 液壓;伺服;電液;軋機;伺服系統(tǒng) |
太原理工大學 | 31 | 液壓;電液;仿真;伺服;AMESIM |
太原科技大學 | 30 | 液壓;仿真;液壓系統(tǒng);柱塞;柱塞... |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 25 | 液壓;液壓泵;液壓系統(tǒng);試驗臺;... |
上海豪高機電科技有限... | 23 | 液壓;液壓行業(yè);壓產(chǎn);液壓產(chǎn)品;... |
昆明理工大學 | 22 | 液壓;水液壓;水液壓傳動;仿真;...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5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1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10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 |
9 | 中國航空科學基金 |
4 | 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 |
3 | 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
3 | 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 |
3 |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資助項目 |
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 |
2 | 博士科研啟動基金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9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1BAJ02B06)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775161) |
3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2007AA05Z119)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975258) |
3 | 中國航空科學基金(20090738003)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374042)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5378)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975101)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865006)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075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