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都學刊》雜志論文投稿要求:
Ⅰ、如果論文屬于基金項目,請在頁腳處標明該基金項目的名稱和編號。
Ⅱ、正文中例句排列采用(1)(2)(3)……的形式(起三回一)。正文中涉及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計數等,均使用阿拉伯數字。
Ⅲ、本刊已許可與其合作的多媒體平臺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fā)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如不同意在多媒體平臺刊登,請在來稿時注明。
Ⅳ、著錄的參考文獻應準確無誤,其內容及順序是:專著——序號、著(譯)者、書名、卷次、出版社、出版年;期刊一一序號、作者、篇名、刊名、年份、卷期;報紙——序號、作者、篇名、報紙名、年月日、版頁。
Ⅴ、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單位、職稱、通信地址、郵編、電話號碼以及電子郵箱。
雜志發(fā)文主題分析如下:
主題名稱 | 發(fā)文量 | 相關發(fā)文學者 |
甲骨 | 394 | 韓江蘇;王宇信;朱彥民;張玉金;齊航福 |
甲骨文 | 278 | 韓江蘇;張玉金;王宇信;曹定云;朱彥民 |
教學 | 223 | 楊玉芬;程仁桃;蔣協眾;喬世華;趙維江 |
文學 | 215 | 周艷麗;任紅敏;查洪德;張思齊;楊鐮 |
卜辭 | 201 | 連劭名;劉風華;曹定云;章秀霞;韓江蘇 |
文化 | 151 | 王吉鵬;羅超;王宇信;暴希明;秦新林 |
教育 | 144 | 任紅敏;康國章;郭新和;仝瑞;王吉鵬 |
小說 | 117 | 焦會生;周艷麗;陳才訓;趙新順;張同利 |
商代 | 111 | 連劭名;張興照;王宇信;張俊成;王震中 |
語言 | 97 | 高永奇;余成林;康國章;王天佑;路志宏 |
雜志往期論文摘錄展示
臨清城垣“三修”及與漕運關系略考——基于對清代臨清方志文獻的研究
近年來渤日關系史研究綜述
“西北子弟”與元代文壇格局
道義淪于髓,德業(yè)具國史——論張養(yǎng)浩雅俗文體創(chuàng)作中的擔當精神
元代南士之仕宦心態(tài)與文學表達
《青樓集》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及其呈現的藝人生態(tài)
魏晉南北朝古琴詩的藝術特征及意境營造
李善生平及其著述考略
“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的理論困境與理論缺陷解析——“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合法性問題討論之三
《文賦》的緣情說與《舞論》的情味論——中印早期詩學“情論”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