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于1972年創(chuàng)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國內刊號為:11-5599/N,創(chuàng)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雜志是一本專注于科學教育創(chuàng)新領域的學術期刊,旨在推動中國科學教育的發(fā)展,促進科教融合、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和教育科技的應用。該雜志是面向從事科學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育科技相關領域的教師、研究人員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學術刊物。該雜志關注科學教育的改革理念和創(chuàng)新實踐,涉及到教育理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課程設計的更新、評價方式的改進等方面的內容,旨在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關注教育科技在科學教育中的應用和創(chuàng)新,包括但不限于在線教育、移動學習、虛擬實驗室、學習分析等方面的內容,推動教育技術與科學課堂的融合,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習體驗;關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教育研究,涉及到教師培訓、教育政策、課堂教學經驗分享等方面的內容,旨在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雜志致力于推動中國科學教育領域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為相關領域的學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經驗分享和合作探討的平臺。
Ⅰ、主題:與科學教育領域相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科學教育理論與實踐、教育科技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與改進、教育政策與發(fā)展等方面的內容。
Ⅱ、本刊實行匿名評審。處理稿件以3個月為限,逾期如未接到錄用通知,可自行處理。稿件概不退還,煩請自留底稿。來稿請勿一稿多投,如發(fā)現一稿多投,5年以內不再受理投稿。
Ⅲ、論文各層次標題 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xù)編號,標題層次一般以三級為宜,最多不超過四級,一級用 1,2,3……; 二級用1.1,1.2,1.3……; 三級用 1.1.1,1.1.2,1.1.3……。
Ⅳ、正文統(tǒng)一使用Word 文檔、通欄、宋體、五號字著錄。正文內出現的阿拉伯數字、英文(及其它西方文字)與英文參考文獻,全部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中文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不空格。
Ⅴ、文中注釋一律采用腳注(即頁下注)。說明性文字與引用刊物信息均作為頁下注。每頁重新編號,編號形式為Word自動生成的數字加圈,注碼樣式為:①②③④⑤等。
VI、統(tǒng)計學符號:按GB3358-1982《統(tǒng)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guī)定書寫。
VII、論文所涉及項目如為國家或地方基金資助項目,請在來稿中說明,并附相關注明材料。
VIII、作者簡介列于文末的六角括號(“〔〕”)內,其內容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與職稱、學歷或學位、主要學術兼職,主要研究領域等。
IX、摘要應在200字以內,要求文字通順、簡練,反映論文的主要觀點。用第三人稱敘述,不用“本文”、“作者”等為主語,可用“文章”等。
X、根據論文情況可自行決定是否列舉閱讀型參考文獻;閱讀型參考文獻用文后尾注形式,以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字([1][2][3]……)順序編號排列。閱讀型參考文獻可不標注具體頁碼。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通惠家園惠潤園(壹線國際)5-3-603,郵編:100025。
該雜志是部級期刊。收錄在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雙刊號的期刊,該雜志的國內刊號是:11-5599/N,國際刊號是:1673-9795。
該雜志是旬刊 ,郵發(fā)代號:80-616。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通惠家園惠潤園(壹線國際)5-3-603,郵編:10002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