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yōu)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yōu)惠。
6.開放獲?。洪_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中成藥》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中成藥》雜志創(chuàng)刊于1978年,是一本由上海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月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3個月,國內統(tǒng)一刊號為31-1368/R,國際標準刊號為1001-1528。
《中成藥》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制劑、質量、藥理、臨床、成分分析、藥材資源、綜述、科研報道、醫(yī)院藥房,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chuàng)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醫(yī)學政策分析、醫(yī)學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醫(yī)學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曾多次入選
,并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yōu)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其影響因子:1.64,表明該雜志在醫(yī)學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中成藥》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3個月)
Ⅰ、作者相關信息,包括姓名、單位、職稱、學位、聯系電話、通訊地址、E-mail、身份證號碼等。
Ⅱ、如果論文屬于基金項目,請在頁腳處表明該基金項目的名稱和標號。
Ⅲ、標題:一般分為三級,第一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第二級用“(一)”“(二)”“(三)”等,第三級用“1.”“2.”“3.”等。
Ⅳ、參考文獻:論文中直接或間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均需標注參考文獻。
Ⅴ、中文摘要(200字以內)與英文摘要應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簡要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學者姓名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賈天柱 | 82 | 炮制品;正交試驗;狗脊;不同炮制品;化學成分 |
羅國安 | 71 | 指紋圖譜;毛細管電泳;中藥;高效液相色譜;微... |
楊明 | 67 | 中藥;藥物組合物;精油;揮發(fā)油;青黛 |
賈曉斌 | 64 | 中藥;淫羊藿;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斑馬魚 |
蔡寶昌 | 62 | 指紋圖譜;馬錢子堿;中藥;山茱萸;化學成分 |
陸兔林 | 61 | 指紋圖譜;高效液相色譜法;莪術;五味子;HPLC |
王義明 | 61 | 指紋圖譜;毛細管電泳;中藥;高效液相色譜;微... |
季申 | 60 | 中藥;中藥材;高效液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 |
馮怡 | 58 | 中藥;麥冬多糖;多糖;物理性質;噴霧干燥 |
張保國 | 57 | 傷寒論;藥效學研究;古方研究;現代臨床應用;... |
機構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 | 811 | 中藥;HPLC;色譜;化學成分;學成 |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 672 | HPLC;中藥;化學成分;學成;指紋 |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 512 | HPLC;化學成分;學成;中藥;正交 |
江西中醫(yī)藥大學 | 358 | 化學成分;學成;藥理;中藥;活性 |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 358 | 中藥;色譜;HPLC;細胞;相色譜 |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 327 | HPLC;中藥;化學成分;學成;藥理 |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 | 307 | HPLC;化學成分;學成;細胞;正交 |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 291 | HPLC;正交;炮制品;中藥;正交試... |
中國藥科大學 | 259 | 色譜;中藥;HPLC;高效液相;相色... |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 | 245 | 化學成分;學成;藥理;活性;細胞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212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60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237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106 | 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 |
105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105 | 博士科研啟動基金 |
98 | 廣東省科技計劃工業(yè)攻關項目 |
89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 |
83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基金 |
76 | 廣東省中醫(yī)藥管理局基金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30 | 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0611041100) |
25 | 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201310720013) |
21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J50302) |
1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0612002) |
14 | 河南省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092300410021) |
11 | “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2001BA701A11) |
11 | 江蘇省中醫(yī)藥領軍人才培養(yǎng)項目(2006) |
10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9301-009) |
10 | 河南省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計劃項目(2008A360002) |
10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05CB523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