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4:0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fā)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語文教學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在這片開闊地帶,一切都是如此地平和與舒展,澄明和悠然。這時正好是仲秋,適時的氣候給人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帶來清爽的愜意。一些在都市里被遺忘的姿勢,此時又在這山野中揀回來了。真的,我好久沒有利用仰望這個姿勢觀賞蒼天了。
在城市里,我大都用平視或俯視的姿勢,外出時是為了躲避往來的車輛和擦肩而過的行人;而在書齋里,則是為了翻讀古書。這些往往把我小時候喜歡仰望的姿勢沖淡了。那時仰望天空,感到神秘和不可思議;退而仰望自家的果林,筆直的木瓜樹上黃澄澄的木瓜,垂于枝頭紅艷艷的荔枝,仰望時心田流滿了口水。只是后來,這個姿勢隨著我的長大和城市的擁擠,不用似乎也無大礙。
現(xiàn)在,我坐在一堆奇形怪狀的木頭疙瘩上,仰望天幕,有一大群的鳥正從遠方飛來。它們相互應和著掠過,轉眼間就消失了。我的心因此快活起來,它們在這個夕陽時分為我所仰望純屬一種偶然,卻又因這一偶然使我隨緣任意地想。我首先想到晉人,想到以鳥入詩的陶淵明,他喜愛以仰望的姿勢來充實清貧且閑逸的生活。“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悠然”二字,就是仰望的靈魂,真是閑雅得很。陶氏筆下多鳥的意象,鷗、鶴、燕、雁不勝枚舉,這都不是大氣象之鳥,卻舒展了詩人緊蹙的眉頭:人理應像仰望中的飛鳥才是。晉人似乎對仰望有獨特的嗜好,如王羲之《蘭亭序》中有“仰觀宇宙之大”的佳句,而當時的一些詩中,也多有“肆眺崇阿,寓目高林”的描繪。仰望與俯察可以說是常用的姿勢,總是仰望更為提神,也更有超然玄遠的意趣。人靠仰望,靠自已的眼神,與浩渺無限的宇宙連為一體。
傍晚時分,天邊推出了火燒云。如果你注意了,每一天的火燒云都是一幅絕版的佳作,他們御風而行,時緩時疾,不斷地變換著身影。我欣賞的是火燒云那種天然柔和的行跡,在聚散中悄然無痕,在避就時極具寬松,人說“淵默如海”,云海就是如此。我眼前現(xiàn)出唐人懷素,這位酒肉和尚總是來到曠野上,昂首看云,“觀夏云隨風變化,頓有所悟,遂至絕妙?!北人绲臅x人衛(wèi)鑠,這位奇女子就認為筆畫中的“橫畫”要寫得“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這些赤誠的自然之子,通過仰望,使人性通于天性,筆趣融于天趣,終于筆底風云卷舒無礙。這不禁使我深深感佩古人的善解天意,想想吧,這么一種行走的風景總是不間斷地從我的頭頂掠過,可是我們忽略了上天終日無言的啟示,這種不動聲色不事張揚的顯現(xiàn),才是真正的大師手筆呀!
夜幕拉開的時候沒有月亮就可以仰望到滿天的星斗。墨色的穹廬密集的群星,會使人想起熱鬧和擁擠,這并不大合我的心思。幸好我在這里的幾天中,正好是新月升空的時候,淡淡的,如同宣紙上淡墨一撇。在遼闊無垠的天幕上,一彎寒月未免過于孤單了,很自然使人想到清寒和簡淡。我慶幸自己來得是時候。唐人也多有望月移情之癖,不少唐詩就沭浴在粼粼的月光里。只是唐人多以寫三五月圓為樂事,面對蒼茫天庭唏噓不已。把玩這些月光晚會留下的佳作多了,會覺得感懷世事套路相近,無非是天上圓而地上不圓罷了。在我眼中,還是寒月尋味久遠,那種缺失性的體驗,會使人深刻一些,形成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獨特的審美指向,洞見人生來路的坎坷悲歡,慢慢摒棄一些虛妄和輕浮。再說了,仰觀寒月必定對我筆下的韻致有些助益,我總是想,大凡把文章寫得熱鬧了富貴了,不免世俗氣升浮。文辭美侖美奐,乘起婉媚流波,圓滿得皆大歡喜,心頭終歸還是貯存不住。寒月一般的筆墨大多有一縷淡淡的憂郁之美,低調潛行,藏露從容,避纖禾農而就清淡。仰觀朦朧如夢的寒月,你再看看周遭舒卷飄忽的寒云,幽深寂寞的寒山,森然靜立的寒林,再煩燥不寧的心旌也會如同浴過一片清瑩。真的,這樣的月夜足以洗心。
仰望蒼天,仰望那掠過的、飄過的、漫過的種種景致,靠我們有限的眼力和無限的眼神,遠距離地與這一浩渺之美交通。人在仰望中測出了自己能量的疆界,內心必然充滿起伏的潮汐:造物主賜予我們生命的同時,還教會我們利用各種各樣的姿勢。每一種姿勢的設計都是有所苦心,有所用途,絕非多余。不僅有顯見的實用性,還有深邃的精神性。只是有些姿勢
一、封面
題目: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
各項內容:四號宋體居中。
二、目錄
目錄:二號黑體加粗居中。
章節(jié)條目:五號宋體。
行距:單倍行距。
三、論文題目:小一號黑體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
2、摘要內容字體:小四號宋體。
3、字數: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關鍵詞:四號宋體,加粗。詞3-5個,每個詞間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號TimesNewRoman.
2、內容字體:小四號TimesNewRoman.
3、單倍行距。
4、Keywords:四號加粗。詞3-5個,小四號TimesNewRoman.詞間空一格。
六、緒論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500字左右,小四號宋體,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號宋體
(二)安保、管理類畢業(yè)論文各章節(jié)按照一、二、三、四、五級標題序號字體格式
章:標題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
節(jié):標題小三號黑體,加粗,居中。
一級標題序號如:一、二、三、標題四號黑體,加粗,頂格。
二級標題序號如:(一)(二)(三)標題小四號宋體,不加粗,頂格。
三級標題序號如:1.2.3.標題小四號宋體,不加粗,縮進二個字。
四級標題序號如:(1)(2)(3)標題小四號宋體,不加粗,縮進二個字。
五級標題序號如:①②③標題小四號宋體,不加粗,縮進二個字。
醫(yī)學、體育類畢業(yè)論文各章序號用阿拉伯數字編碼,層次格式為:1××××(小2號黑體,居中)××××××××××××××(內容用4號宋體)。1.1××××(3號黑體,居左)×××××××××××××(內容用4號宋體)。1.1.1××××(小3號黑體,居左)××××××××××××××××××××(內容用4號宋體)。①××××(用與內容同樣大小的宋體)a.××××(用與內容同樣大小的宋體)
(三)表格
每個表格應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題,表序和表題應寫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書寫表題。表格允許下頁接續(xù)寫,表題可省略,表頭應重復寫,并在右上方寫“續(xù)表××”。
(四)插圖
每幅圖應有圖序和圖題,圖序和圖題應放在圖位下方居中處。圖應在描圖紙或在潔白紙上用墨線繪成,也可以用計算機繪圖。
(五)論文中的圖、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別依序連編編排序號。序號分章依序編碼,其標注形式應便于互相區(qū)別,可分別為:圖2.1、表3.2、公式(3.5)等。
文中的阿拉伯數字一律用半角標示。
八、結束語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300字左右,小四號宋體,行距:20磅。
九、致謝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小四號宋體,行距:20磅
十、參考文獻
(一)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8—10篇,五號宋體,行距:20磅。參考文獻以文獻在整個論文中出現(xiàn)的次序用[1]、[2]、[3]……形式統(tǒng)一排序、依次列出。
(二)參考文獻的格式:
著作:[序號]作者.譯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期刊:[序號]作者.譯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引用部分起止頁
會議論文集:[序號]作者.譯者.文章名.文集名.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十一、附錄(可略去)
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英文內容小四號TimesNewRoman.單倍行距。翻譯成中文字數不少于500字內容五號宋體,行距:20磅。
論文關鍵詞:語文教學,評價,藝術
語文教學評價是一種為確定學生語文學習水平和教師教學的有效性而獲取和處理有關證據的方法,主要包括學生學習水平評價和語文教師工作評價。它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語文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
一、語文評價的標準要科學化
1.評價要有根據
評價要依據一定的教學目標,還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以及學生已有的水平。語文教學評價,要考慮到語文學科本身的性質特點,要達到為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服務的目的。因此,語文教學評價除了要面向全體學生,還應照顧到學生的語文學習差異性。此外,語文課具有豐厚的人文內涵,每一個文本都有固定的感情框架,這就要求教師在評價時要緊扣文本,要盡量和文本的感情基調相協(xié)調,要使評價語言和文本字里行間蘊涵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2. 評價要適度
評價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教師通過學生課堂中反饋的信息,及時的予以恰當的公證評價。表揚是一種積極的“強化”,能活躍學生的思維,能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促進學生進一步求知的激情。但教育心理學認為,過分的表揚能滋養(yǎng)學生驕傲的情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適度評價,要避免廉價的表揚。
3. 評價要有誘發(fā)性
教師評價的語言要幽默風趣、生動形象,幽默的語言能給人愉悅感,并能讓學生在笑聲中受到啟迪;生動形象的語言最富有感染力,能夠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在評價時,教師要選擇最恰當的詞語、運用最能激發(fā)想象的語句,這樣具有誘發(fā)性的評價語言或評價標準,才能引導學生對語文學習有更深的認識。
二、語文評價的形式要多元化
1.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學生是在不斷發(fā)展進步的,他們是不定性的,因此,在評價時不能在一開始就給學生定性評價,這樣容易造成一棍子打死的局面,甚至造成學生心靈的創(chuàng)傷。從教師的評價目的來說,可以是診斷性的、水平性的,也可以是發(fā)展性的。因為,評價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它是對學生這一階段學習或表現(xiàn)情況的概括、總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對這一階段的終結性評價。兩種評價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教師熟悉學生的每一步成長軌跡,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進步。
2.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相結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過程的控制應該從教師逐漸向學生過渡,并希望學生能夠成為自我控制的學習者,因此,要特別強調學習者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新課程也要求課程走向民主、走向開放,由專家走向教師、由學科走向學生。學生成為語文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此,學生的自我評價也是學生對自己的一種認知,而這種認知將指引著他以后的學習走向語文教學論文,是學生自我提升和發(fā)展的一種良好方式。
3.注重“他人評價”
這里的“他人評價”,既包括其他同學的評價,也包括來自家長的評價。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在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認識到集體的力量,學會統(tǒng)籌,學會關注個體的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怎么寫論文。由于存在個體的差異就會有不同的體會和認識,也會形成對他人的評價。而家長對孩子的評價更是貫穿學生學習的始終,家長的評價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全面認識,也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后續(xù)培養(yǎng)。
三、語文評價的過程要動態(tài)化
1.語文評價的綜合性
語文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和體驗的過程,是一個持續(xù)的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此外,語文也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隨著學習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不斷出現(xiàn),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因此,使得語文評價過程成為一個綜合的、系統(tǒng)的活動過程,它包括評價的準備階段、評價的實施階段和評價的總結階段。評價的準備是評價的開始階段,它包括思想準備、組織準備、方案準備、物質準備。
2.語文評價的生活化
語文無處不在、無處不用,語文的外延與生活接軌,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因此,語文評價過程中要注重生活化,要在生活中用語文,在生活中評價語文。生活化的評價過程不僅可以直觀的記載學生發(fā)展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而且能較好的反應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狀況,能真實、深入的再現(xiàn)學生發(fā)展的過程,再現(xiàn)學生日常生活中語文學習的狀況。
四、語文教師要開展自我評價
1.理論要更新
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對自己教學思想進行自我評價來轉變教育思想觀念,這是語文教改科學、高效、深入開展下去的重要條件。鑒于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學科地位,不能把語文課上成知識課而去搞瞞堂灌,也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大講思想教育等。不能僅僅滿足于認識上的提高,還應把這種認識運用到實際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運用語文課的獨特魅力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培育學生優(yōu)良的個性和較高的語文能力。在自我評價中形成大語文教育觀,把正確、科學、高效的語文教學思想變成實際教學中可采用的理論,從而優(yōu)化自己的語文教育思想。
2.內容要全面
語文教師的自我評價包括方方面面。既有對語文教學理論的反思與評價,又有對自己語文教學模式是否符合語文教學原則的評價;既有對語文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認識與反思,又有對語文教材、教學內容的評價;同時,還要有語文教學主體的評價。
3. 方式要科學
語文教師應注意自我評價的方式。教師可采用記反思日記、職業(yè)發(fā)展預測和教學行為研究等方法進行自我評價。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應注意:①自我評價是一種思維方式和思考過程。②自我評價是一個內在意識,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不斷努力改進的意志過程。③自我評價是一個動態(tài)推進、螺旋上升的過程。
《課外語文》雜志創(chuàng)刊于2002年,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遼寧出版集團主管,遼寧人民出版社主辦,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教育委員會、中國教育學會二五科研規(guī)劃課題“經典美文與語文課堂讀寫教學研究”課題組、“學校教育最優(yōu)化變革研究”課題組權威學術指導,《課外語文》編輯部編輯出版的全國優(yōu)秀教育期刊。本刊面向全國公開發(fā)行,國內統(tǒng)一刊號:CN21-1479/G,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2-0490。郵發(fā)代號:8-35。
欄目設置:
語文論壇、教學隨筆、教材教法、課改研究、教案選粹、閱讀與作文、命題與解題、漢語研究、文藝評論、德育與黨建、治校方略、素質教育、名校巡禮、語林學人
來稿要求:
1.為尊重作品版權、維護本刊權威性及作品質量,作者保證論文無抄襲、不涉及保密、署名排序等爭議,請勿一稿多投,來稿文責自負。凡向本刊所投稿件,本刊即認定作者將該文的復制權、發(fā)行權、信息化網絡傳播權、翻譯權、匯編權等權力在全世界范圍內轉讓給本刊。如作者有異議,請在投稿時聲明。
2.歡迎廣大教師和教育研究工作者投稿。論文應論點明確,材料翔實,行文流暢,文字簡練。篇幅一般在2100-7000字符數為宜。
3.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WORD文檔投稿。凡給本刊來稿者,必須符合以下規(guī)范:文題一般不超過18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標題下注有作者姓名及單位全稱;正文前放置摘要和關鍵詞;文尾注明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工作單位、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單位全稱、省市名、郵編)。來稿如果是基金項目,請注明項目名稱、來源和批準文號。
4.本刊為加強學風建設,維護學術尊嚴,借助“社科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tǒng)”對所有文稿進行檢測,遏制學術不端行為。
1、畢業(yè)論文格式的寫作順序是:標題、作者班級、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中文摘要及關鍵詞、英文摘要及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2、畢業(yè)論文中附表的表頭應寫在表的上面,居中;論文附圖的圖題應寫在圖的下面,居中。按表、圖、公式在論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分別編號。
3、畢業(yè)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嚴格按以下順序:序號、作者姓名、書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發(fā)表時間。
4、論文格式的字體: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體。
5、論文格式的字號:論文題目用三號字體,居中;一級標題用四號字體;二級標題、三級標題用小四號字體;頁眉、頁腳用小五號字體;其它用五號字體;圖、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頁碼,下面居中。
7、論文打印紙張規(guī)格:A4210×297毫米。
8、在文件選項下的頁面設置選項中,"字符數/行數"選使用默認字符數;頁邊距設為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裝訂線:0.8厘米;裝訂線位置:左側;頁眉:1.8厘米;頁腳1.8厘米。
9、在格式選項下的段落設置選項中,"縮進"選0厘米,"間距"選0磅,"行距"選1.5倍,"特殊格式"選(無),"調整右縮進"選項為空,"根據頁面設置確定行高格線"選項為空。
論文關鍵詞:關中方言特征詞
一、關中方言的范圍
“關中”是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其具體的范圍歷史上大致有三種說法:
第一、徐廣說,見于《史記·項羽本紀》“關中阻山河四塞,地饒肥,可都以霸”,《集解》引徐廣曰:“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函谷關,在今河南省靈寶東北王垛村,戰(zhàn)國秦置。武關在今陜西丹鳳縣東南,戰(zhàn)國秦置,公元前207年劉邦由此關入秦。散關在今陜西寶雞西南大散嶺上,當秦嶺咽喉,扼川陜交通孔道,為古代軍事必爭之地。蕭關在寧夏固原縣東南,為關內通往塞北的交通要沖。
第二、潘岳說,見于所著《關中記》“東自函谷,西至隴關。”隴關,在今陜西隴縣西隴山東坡上。
第三、胡三省說,見于《資治通鑒》(秦二世皇帝二年)“西有隴關,東有函谷,南有武關,北有臨晉關,西南有散關。”臨晉關,在今陜西大荔縣城東黃河西岸,戰(zhàn)國魏置。它扼蒲津渡口語文教學論文,歷代倚為秦晉間重險,歷史上出兵河東河內均從此關,渡蒲津,達蒲州。
三種說法,均以函谷關為東界,但西、南、北則有異。不過,他們界定的關中范圍和今天的關中盆地范圍大致相當。關中方言片包括整個關中盆地,但又不完全等同于關中盆地,其范圍大小與古代的“關中”相當。由此可見,關中方言片除了渭河平原以外,南面包括陜南商洛和安康兩地區(qū)的部分縣市;西面包括豫西陜縣、靈寶、盧氏等地和晉西南汾河谷地數十縣;北面包括陜北南部的五個縣;西面包括寧夏固原地區(qū)東南、甘肅平涼和慶陽地區(qū)。
二、關中方言中的特征詞
從歷時的角度來看,關中方言的特征詞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傳承詞、創(chuàng)新詞、變異詞
(一)、傳承詞
即從古代漢語中直接繼承的詞,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里已經不再使用,但是在關中方言中仍然使用。
鄉(xiāng)黨:關中人把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稱之為“鄉(xiāng)黨”,外地人一般不這么叫。其實鄉(xiāng)黨這個詞很古老,《論語》說孔子:“于鄉(xiāng)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恂恂,恭順貌。這句是說孔子在鄉(xiāng)親們面前似乎謙恭得連話也不會說?!墩撜Z》還說,孔子送給他的管家原思小米九百,原思不受,孔子就勸他收下,可以送給他的“鄉(xiāng)黨鄰里”(與爾鄰里鄉(xiāng)黨)。鄉(xiāng)和黨實際上都是古代地方行政單位的名稱。五家為鄰,二十五家為里,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xiāng),五百家為黨。鄉(xiāng)黨連稱,表現(xiàn)的是詞義的轉化和演變。
瞀亂:這是關中方言反映心緒的一個詞。很形象,屬于外物干擾時的一種十分無主而且彷徨不安的心態(tài),情緒煩躁,六神無主,坐立不安,無所適從。這個主要是用來反映人的心緒的詞,關中人用的十分廣泛。強人所難,辦不能辦之事,人心就瞀亂。你手頭的事情正忙,事多頭緒亂,丈二的和尚一時摸不著頭腦,這時心情就有幾分瞀亂。其實,瞀亂作為一個詞已經很久了。屈原在《楚辭》中有詩句說:“中瞀亂兮迷惑”,這就是表達自己心緒的紊亂,精神上的無出路。
木訥:訥,《說文》的解釋是“言難也,從言從內”,在關中方言里指一個人行動遲緩,不利索、不干脆,慢半拍,跟不上趟,都是木訥。“木”本是感覺遲鈍,“訥”是寡言少語。孔子在《論語》中說:“剛毅木訥近仁”。
咥:音同蝶,吃的意思。關中人說吃,有時不說“吃”,而說“咥”,“咥飽了”“咥美了”,這個詞有時也轉化為打的意思語文教學論文,“不講理,把咥一頓”,也就是打一頓的意思,而且比打的意義還要蠻橫要狠。把吃說成咥,也比吃要痛快、爽、干脆。“咥”有時候也有“干”的意思。比如說“咥了個大活”,意思是干了一件大事,有了大的收獲。“咥”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易經》里面的爻詞說:“覆尾虎,不咥人,亨。”意思是踩了老虎尾巴,但老虎卻不吃人!這顯然是個吉卦!這個“咥”字,用在老虎身上,可見其吃得兇狠,吃得勇猛,吃得痛快淋漓。這個詞歷經漢唐而不衰,至今仍然活躍在關中人的口頭上。
僚:關中人有時把“好”叫“僚”。“這事辦得僚!”“這話說得僚”。 說僚的時候,關中人一般都充滿贊賞的口氣,滿意的心態(tài),情感的親切,聲音響亮。比說好的語氣情感都要隨和得多,近乎得多,當然也輕快得多。“僚”這個詞其實很古老?!对娊?middot;陳風》中的《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大意是說月光的皎潔明亮,美人你美啊,苗條的身子,輕盈的體態(tài),在月光下徜徉。一個“僚”字,包含了贊美之意很多,“僚”不能簡單理解為“好”,還有樂意被人接受的意思。①
(二)、創(chuàng)新詞
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各個方言區(qū)根據交際需要而創(chuàng)造的方言詞匯。也有的是詞與詞的重新組合而組成的新詞。②
招禍:這兩個字,在方言中都發(fā)陽平的音。“招”即“招致”的意思,“禍”是“災禍”“禍害”的意思,有句古語叫“求虛名而招實禍”。與這個詞的意思比較接近的一個詞語是“挨挫”,“挨”有“遭受”的意思,比如現(xiàn)代漢語中有“挨罵”“挨批評”,“挫”有“失敗”“不順”的意思,現(xiàn)代漢語里有“挫折”“受挫”,“挨”與“受”的意思相近,“挨挫”是靠語素的組合而成的詞。例如在《王老九詩選·王保京》“抽了天花難結顆,我看他娃要挨挫”。
啊噠:哪里。“我親叔哩我能不哭?三年了,啊噠想起啊噠哭,眼淚都哭干了!”(賈平凹《高老莊》)。啊,嘆詞;噠,象聲詞,同“嗒”,趕家畜時發(fā)出的聲音。漢語普通話里沒有啊和噠的組合,它們也是語素的重新組合而構成的詞。
諞:也是一個方言詞。其意思是指聚在一起說閑話的活動,如同北京人的“侃大山”,四川人的“擺龍門陣”,東北人的“嘮嗑”。關中人聚在一起說閑話叫“諞閑傳”,比如“胡諞”,則指人說的不真實不可靠不能令人信服。
得是:意思是“是不是”語文教學論文,這兩個字組合起來功能相當于一個詞組“是不是”。一般用于表詢問,“玉青爹被笑紅了臉,粗著脖子上的老筋喊道:‘笑啥呢,得是吃了喜娃奶?’”(許遐志《黃土旱塬·耕耘》)。“娘在廚房里拿著搟面杖敲案板,叫道:‘膝下,賊東西又回來啦得是?怎么啦?’”(賈平凹《高老莊》)。“楊遠明說:‘你說過你要殺李兆連全家的話,得是?’”(楊爭光《棺材鋪》)。
端直:直直地、直接地,“子路端直到慶家去”(賈平凹《高老莊》)。端,《說文》解釋為“直也”,可見“端直”是由兩個字義相同的字構成的關中方言特征詞。
(三)、變異詞
古代詞語的意義或用法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的方言詞。其中最能體現(xiàn)這類詞特點的便是“心疼”這個詞。用關中語言讀出來,長得漂亮讓人憐愛,給人以心理上造成莫大的感動的一種俊俏的模樣。關中人把長得楚楚動人的姣好的女性說成“長得心疼”。“心疼”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有兩個意思,一是指疼愛,比如“老太太最心疼孫子”;第二個意思是舍不得、惋惜,比如:“瓷瓶摔破了,老太太心疼極了”,“心疼錢”。這個詞的意義,不是來源于對容貌的描述,而是來源于人的心理對容貌的一種心理感受;不是直接地實指,而是曲折地表達。主要是把人姣好的面貌的心理感受作充分的表達,特指為那種面貌那一類人??吹矫篮玫?、姣好的讓人憐愛的模樣,人的心理可能會泛起平時根本不可能有的心理波瀾,愛而呵護,愛而憐惜,愛而惆悵等等,這種心理感受的長期積淀,就很特殊地稱為人們對美好的容貌美好的模樣的特殊的心理體驗,也成為對人的容貌描述的代名詞。
瓷:在關中方言里有癡呆、發(fā)呆的意思,也有堅實硬實的意思。“子路說:‘我有那些錢還不如辦別的事哩!’噎得西夏瓷了半會兒。”(賈平凹《高老莊》)。“她正在得意非凡,誰知劉聰一拍桌子站起來,說,你行了,我看雷瓶兒比你美。西霞當時瓷在那里,劉聰出了門她才回過神來”(張虹《雷瓶兒》)。“待銅煙鍋裝得瓷實不松不緊正好時,他穩(wěn)穩(wěn)地抽出來,叼在嘴上。”(許遐志《山情》),“瓷實”即指“堅實、硬實”,“第二天,愚編輯被派去起牛圈,圈地被牛踏得很瓷實,照準一點,連挖幾蹶,然后用勁提镢把,才撬起一大塊圈土。”(許遐志《過河·吃飯·進門》)。瓷,用高嶺土等燒制成的材料,質硬而脆,發(fā)白或發(fā)黃,比陶質細致。
癟:在普通話里是“物體表面凹下去,不飽滿”的意思。在關中方言里有“蹦跳”的意思。“沈主任鐵青著臉,命保丁五花大綁將茍雙才同九疤女人捆扎在一起,這樣一走一癟地向著山門口走來。”(趙熙《狼狽·第35章》)
三、研究關中方言特征詞的意義
首先,可以正確的認識關中方言,區(qū)別于其他的方言。方言除了語音特征之外,也應該研究方言的詞匯上的特征,方言間的語音與詞匯的特征語文教學論文,它們的演變可以是不同步的。所以只用一種標準,對不同的方言很難達到科學的認識。特征詞是批量的,不是一個兩個,它們在本區(qū)內大體一致,對外來講又與眾不同。這些特征詞應該在口語的基本詞里找,因為越是口語,越是基本詞,如果有差異,就越是重要。很多特征詞都有很強的派生能力,滋生出一大堆方言詞。因此,研究關中方言特征詞,可以更好的區(qū)分關中方言和其他方言。
其次,研究關中方言特征詞,可以更好地為音韻學服務。音韻學是研究方言的語音現(xiàn)狀和演變的階梯,方言是口口相傳的活化石,而關中地區(qū)有相當長的時間是中國古代社會都城的所在地,所以關中方言可以提供語音史的各種例證。過去的語言已經消失了,由于語言變化的不平衡性,有些歷史上曾經發(fā)生的音變,在現(xiàn)代關中方言中仍然存在,我們可以利用在方言中可以觀察得到的變化,來推測和解釋歷史上已經完成的變化。
最后,研究關中方言特征詞,有它的社會學價值。語言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隨著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發(fā)展而發(fā)展。因此,研究語言就要研究人類社會,反之,要研究人類社會也必須研究語言。語言中的詞匯對社會生活、社會變化的反應最為敏感,它能把社會的風俗、習慣、觀念、人民的生活、交往等曲折的反映出來。關中地區(qū)長時間作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中心,其方言中的特征詞能夠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情況,對當代的社會學、民俗學等有寶貴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田長山、連曾秀.方言誤讀[M]. 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P3、P5、P65、P281.
[2]李如龍.漢語方言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P122.
[3]張維佳.演化與競爭:關中方言音韻結構的變遷[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
[4]游汝杰.漢語方言學教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儲泰松.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M].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
[6]刑向東.西北方言與民俗研究論叢[C].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7]鄧思穎.漢語方言語法的教學參數理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提高學生的語文認知能力職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作為指導,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效果不大,這就會對學生的積極性造成打擊,使他們認為語文學習很難,不愿意對知識進行探究。在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使他們在學習時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時還要幫助和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使學生在學習時有一定的目標。在制定學習計劃時,教師要讓學生對自己進行剖析,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嚴格執(zhí)行學習計劃,使學習的目標能逐漸明確,并朝著制定的目標前進。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通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情感和知識體驗,來使他們認識到知識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對目標和自身的元認知體驗逐漸豐富。要讓學生檢驗自己是否達到了制定的學習目標,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也可以運用檢驗的方式來使學生明確自己的進步。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使他們豐富元認知體驗拓寬知識的深廣度。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學習的心得體會進行暢談,通過自評和互評來檢驗學習的成效。
二、和專業(yè)教學相結合
促進語文課堂的實效性職高學生一般都對專業(yè)課的知識比較重視,而對語文課堂的學習投入的精力不大,這就使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堂任務時積極性不高。要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提高他們在專業(yè)課上的學習能力,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專業(yè)課進行探究,了解學生的專業(yè)特性和就業(yè)導向,在語文教學中把語文知識和專業(yè)知識進行有效結合,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語文作為一種工具對他們專業(yè)知識學習的重要作用,從對專業(yè)課的重視到對語文學科的重視。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此,我利用學生的專業(yè)特點,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在花卉園藝專業(yè)講“調查報告”這種應用文體時,我鼓勵學生到市場搞一個調查報告。這種作業(yè)彈性大,學生發(fā)揮的空間也大,大家都愿意做,樂意做。這種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還讓學生在搜集、閱讀資料的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也鍛煉了思維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語文教師與專業(yè)教師要密切配合,在配合中實現(xiàn)語文教學與專業(yè)教學的“階段性”同步提高,語文教師提供資料,專業(yè)教師形成相關的技能練習資料庫,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使之真正做到把語文素質提高與專業(yè)技能水平提高的有機結合。
三、重視實踐,培養(yǎng)語文能力
語文學習不只是記憶和積累大量的字詞句,在教學中還要突出語文學科的實踐性,通過讓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運用,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到課外,通過閱讀適宜的課外讀物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他們在活動中感悟語文知識的內涵。例如,在教室里開辦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中外名著、政治歷史等等書籍放到圖書角中,讓大家一起分享圖書。通過閱讀量的增加,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對于他們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每周組織學生出一期語文小報,讓學生主動收集各種資料,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使他們對知識進行了探究。為了使語文小報的內容完美,他們通過查閱、收集等各種途徑來進行,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賽,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同步提高;還可以進行猜字謎游戲,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不斷收獲語文知識和體驗,使學生對語文學科充滿興趣,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四、總結
中職語文是一門為專業(yè)課服務的實用性強的基礎課程,也是培養(yǎng)中職學生人文修養(yǎng)的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必須要密切聯(lián)系專業(yè)實際,科學設計教學內容,增強語文教學的實用性。一是要大膽改革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專業(yè)選擇不同的篇目,可以對現(xiàn)有的篇目體系進行增減或重組,盡量選用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緊密結合的材料作為教學內容。如導游專業(yè),可以增加一些有關旅游題材的古詩、歷史故事、文學典故、現(xiàn)代詩歌;餐飲管理專業(yè),可選擇有關國內外大型飯店的成功管理經驗案例;計算機專業(yè),可增加一些信息技術發(fā)展史方面的文章、科幻小說,等等。二是要科學安排語文作業(yè)。語文教學的實用性主要是要讓學生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與社會需要的直接聯(lián)系,把語文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因此,要賦予語文作業(yè)新的內容和新的形式。開展一次社會實踐、公益活動或參觀學習活動等,都可以成為語文作業(yè)的內容。如汽修專業(yè),可以安排學生在業(yè)余時間寫與汽車相關的作文、散文等,激發(fā)學習專業(yè)的興趣;烹飪班的學生可以寫動手做菜的過程和體會;寒假期間要求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把學到的調查報告運用到學習實踐中。同時要讓學生多進行閱讀,多讀一些文學作品和新聞報刊來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和教材內容,對于課堂教學的整個流程及其具體環(huán)節(jié)作出的行之有效的設計、謀劃,不能只扣住教材本身來學習,要進行內容拓展,如“求職信”的教學,可在課堂上模擬一場人才招聘會,既可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又可讓學生提前了解就業(yè)信息,感受就業(yè)的壓力。
二、改革教學方式,強化中職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教師可以討論式教學和參與式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討論式教學是在傳統(tǒng)講授教學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可以起到三個作用:一是增加學生的發(fā)言機會,學生參與面廣,提高學習主動性;二是通過討論促使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創(chuàng)造性;三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意識和習慣。例如,我在講授散文《世界最美的墳墓》時,組織學生討論作者通過托爾斯泰墓闡述怎樣的哲理?進而讓學生討論文中“最美”的含義,要求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自己的審美觀,什么才是美。有的學生談到幽雅寧靜是美;有的學生談到樸素平凡是美;有的學生談到奉獻自己,淡泊名利是美等等。學生發(fā)言全面、深刻而精彩,教學效果異常的好。實踐證明,討論式教學能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教師要把握好,討論問題不能太多,而且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問題的設計也要明確、多層,有—定的深度和難度,吸引學生更多的興趣和參與。啟發(fā)式教學是指在學生進行認真思考和分析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啟發(fā)、暗示、點撥等方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熟練地掌握教材內容的整個系統(tǒng),同時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因勢利導地進行教學。如,在講授《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思考下列問題:作者說“自信其實早就失掉了的”理由是什么?說“中國人現(xiàn)在是在發(fā)展著‘自欺力’”理由是什么?雙方的分歧是什么?等等,在這樣的誘導、啟發(fā)下,會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學中要不斷啟發(fā)學生思考、探索的能力,才能有利于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完善評價機制,確保中職語文教學的目的性
完善的評價機制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也是促進中職語文教學工作的有效方法。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勵與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fā)展。評價過程既要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結果的評價,又要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還要注重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以及對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因此,要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和評價體系,改革傳統(tǒng)的以試卷和分數為主要依據的評價方式,積極倡導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堅持“多維度”標準,根據不同專業(yè)的教學目標分層設計評價方式,如:課堂觀察、成長記錄評價、作業(yè)分析、語文日記和書面考試等,設置評價指標,如:閱讀能力評價、寫作能力評價、社交能力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能力評價等等,確保能從不同的視角、層面對教師的教學情況、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情況以及科研情況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評價。通過有效的評價,真正實現(xiàn)中職語文教學的目的??傊處煈ㄟ^多種途徑,不斷加強評價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不斷完善評價的系統(tǒng)性和規(guī)范性,不斷發(fā)揮評價的導向性和實效性,使更多學生喜歡語文課。
【參考文獻】
[1]周筠,中職語文教學對學生實施多元性評價的思考[J],基礎教學研究,2007.11.
[2]黎桃,中職語文教學應考慮的問題[J],職業(yè)教育研究·基礎教學研究,2006.8.
[3]于宗炫,中職語文教學的定位與實踐思考[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8期.
[4]劉麗,中職語文教學職能探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第8期.
[5]彭莉,關于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