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_亚洲春色古典小说自拍_国产人妻aⅴ色偷_国产精品一区二555

透析護理綜述8篇

時間:2023-05-17 09:56:46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fā)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透析護理綜述,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透析護理綜述

篇1

關鍵詞: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護理; 研究進展;

Abstract: Hemodialysis is the important treatment to maintain the life of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 It is mainly used in the maintenance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kidney diseas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people's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improved,and the diet structure has changed,which makes the number of nephrotic patients continue to rise,so hemodialysis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medical work. Most end-stage renal disease patients lack of effective cure methods,so they need to receive the treatment of long-term hemodialysis. In this process,the nursing of vascular acces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nursing effec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infection and obstruction of access. In the process of hemodialysis,the establishment of vascular acc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tient's life safety and the effect of hemodialysi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nursing of vascular access in hemodialysis.

Keyword: Hemodialysis; Vascular access; Nursing; Research progress;

目前大多數(shù)終末期腎病患者將血液透析作為疾病的最主要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有效果明顯、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勢。而血管通路則是透析過程中將人體血液引出、過濾、送回的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為了進一步提升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護理的質量和效果,本文針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護理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分類及護理路徑

 

1 、血管通路的分類

依據性質的不同,血管通路有長期性和臨時性兩種。臨時性血管通路包括經皮股、直接動脈穿刺以及動靜脈留置針。長期性血管通路則主要由動脈外瘺、內瘺以及移植血管內瘺構成[2]。經過對血管通路應用情況的研究,臨時性血管通路中以動靜脈留置針最為常見,而動脈內瘺在長期性血管通路種類中具有安全性高和效果理想的優(yōu)勢[3]。

2 、血管通路的護理

2.1 、術前護理

通過分析影響患者血管通路的因素,將感染的發(fā)生和血栓的形成作為兩組主要原因,所以,護理干預方法的提出以及成功建立血管通路,是影響血液透析效果的關鍵[4]。對于整個血液透析過程來說,依賴于血液透析的患者,常有較大的負面心理情緒,疾病及治療的痛苦以及經濟負擔,都是降低患者治療及護理依從性的因素[5]。有學者對98例血液透析患者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實施護理干預組的護理滿意度是常規(guī)組的1.3倍,滿意度接近98%,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的分值降低近10分,取得滿意效果[6]。因此,在穿刺開展以前,應針對治療過程以及治療后可能發(fā)生的風險、治療效果向患者明確告知,并及時發(fā)現(xiàn)和排解患者的負面情緒。以促進血管通路建立的成功[7]。

2.2 、穿刺護理

從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實際情況來看,穿刺效果對治療和護理最終效果的影響較大。所以,護理人員要確保穿刺的穩(wěn)、快、準,針頭保持20°的傾斜角度,當穿刺成功后,立即固定針柄。如果穿刺失敗,則選擇另一個合適的位置重新進行穿刺[8]。根據患者情況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如一部分患者血管較細,則可使用罌粟堿擴張血管,然后實施穿刺。注意觀察患者的血流情況,如果流量不足,則需調整穿刺針位置。如果有滲血情況發(fā)生,應使用無菌紗布壓迫,后用棉簽按壓,按壓的過程也要注重對力量的把控[9]。

2.3、 置管護理

應按照臨床無菌操作的標準完成透析接管工作,接管完成后,使用肝素清洗導管,如果導管出現(xiàn)推注不暢的情況,應謹記不要強行推注,可以用一定量的尿激酶進行沖洗處理,以免出現(xiàn)栓塞問題。并且,每日消毒置管表層,更換紗布,過程中消毒工作可應用碘伏,對患者的傷口使用無菌敷料掩蓋[10]。為了防止靜脈導管因空氣流入而發(fā)生栓塞,透析以后應使用夾子對靜脈管端實施封夾處理,并擰緊肝素帽,以防止空氣的進一步流入[11]。

2.4、 并發(fā)癥護理

按照并發(fā)癥種類,將血液透析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分為感染、出血以及血栓等,具有不同的護理措施[12]。從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臨床護理工作的發(fā)展情況來看,感染是患者最常發(fā)生的并發(fā)癥種類,感染一旦發(fā)生,患者有瘺管位置的灼燒感、發(fā)熱和紅腫現(xiàn)象,對這部分局部感染問題的護理措施,首先要求按照無菌操作標準完成各項術中操作,然后進行瘺口的有效清潔,尤其重視對瘺口與皮膚接觸位置的清潔和護理,保持干燥是避免這一部位發(fā)生感染的前提條件[13]。一旦患者有感染發(fā)生,則可及時終止內瘺,替換血管通路,并應用抗生素治療,避免患者感染問題的進一步惡化[14]。對于出血類并發(fā)癥,發(fā)生時患者有穿刺部位滲血和皮膚紅腫的問題,這種問題的發(fā)生對于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不利。護理工作中為了減少出血的發(fā)生,應避免重復穿刺以及過早穿刺[15]。并且,還要勤于檢查瘺管,保持通暢,同時避免過度按壓。針對血栓類并發(fā)癥,可以將瘺管雜音和震顫的消失作為診斷依據[16]。對于這種問題,護理人員必須隨時檢查瘺管,增加患者的營養(yǎng)攝入,借助抗凝藥物等手段降低患者血栓的形成概率[17,18,19]。

3 、結語

綜上所述,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護理非常重要,護理質量直接影響患者血液透析效果和身體健康,在實際的護理工作中,針對穿刺、置管和術前相關工作,落實好相應的護理措施,并根據患者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確保血液透析的正常進行。

參考文獻

[1]黃允,李惠勤,樊桂娟.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并發(fā)癥的護理進展[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93):62-63,65.

[2]茹曾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選擇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9,25(21):142-143.

[3]肖玉虎,鐘永,王清華,等.湖南省婁底地區(qū)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現(xiàn)狀分析[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9,40(6):401-403.

[4]陸賽.濟南市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多中心研究[D].山東大學,2019.

[5]德吉扎桑.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類型選擇及護理方法[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33):309,311.

[6]戚秀麗.心理護理干預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yī)療,2019,38(24):125-128.

[7]王秀輝.維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液灌流凝血原因及護理進展[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19,34(4):51-54.

[8]邱素真,鄭茜子,劉鐘緣,等.我國血液透析導管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9,27(6):4-7.

[9]危志強,章旭,蔡小琴,等.單中心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現(xiàn)狀分析[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9,19(3):211-213.

[10]韓慧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OST、DKK1蛋白水平與骨密度及血管鈣化的關系[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9.

[11]嚴寧,嚴連喜,石平.不同血液透析通路對老年患者透析效果的比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12):115-116

[12]馬慧超,于洋,崔天蕾,等.心功能檢查在慢性腎臟病患者血管通路術前評估的研究進展[J].中國血液凈化,2019,18(1):50-53.

[13]由曉艷.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護理進展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11.

[14]雷奎.不同血管通路下尿毒癥病人透析充分性與腎性貧血的關系[J].心理月刊,2019,14(5):129.

[15] Elizabeth LH. Outbreak of Hemodialysis Vascular Access Site Infections Related to Malfunctioning Permanent Tunneled Catheters:Making the Case for Active Infection Surveillance[J]. Infection Control&Hospital Epidemiology,2002,23(9):538-541.

[16] Pandora G,Tori B. Cannulating an arteriovenous access in hemodialysis settings[J]. Nursing Made Incredibly Easy,2019,17(4):21-24.

[17] Hedia H,Jedjiga A,Gilbert F,et al. Clinical hemodialysis experience with percutane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 created using the Ellipsys誖vascular access system[J].Hemodialysis International,2019,23(2):167-172.

篇2

【關鍵詞】血液透析;護理;營養(yǎng)不良

【中圖分類號】R 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3-0077-01

血液透析是治療終末腎病主要替代療法之一,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發(fā)生率極高,嚴重影響了疾病的預后及發(fā)展。國外報道[1],營養(yǎng)不良者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占相當高的比例。國內調查表明58%的血透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營養(yǎng)不良[2]。明顯的營養(yǎng)不良可造成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免疫力下降、貧血加重,感染等多種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和長期生存率[3]。因此, 如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問題已成為臨床護理研究的熱點課題, 現(xiàn)就此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一個綜述。

1 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常見原因

1.1 透析的相關因素

1.1.1 透析不充分:充分透析對血液透析患者的營養(yǎng)治療極為重要。鄭智化等[4]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與透析充分性明顯相關;而透析不充分會導致食欲不振、尿毒癥的毒素潴留、酸中毒等嚴重后果。尿毒素升高影響肌肉蛋白分解系統(tǒng),使分解代謝增加。肝臟合成蛋白質營養(yǎng)成分減少,從而引起或加重患者營養(yǎng)不良。

1.1.2 透析致營養(yǎng)素丟失:血液透析本身可加重分解代謝,增加蛋白質及氨基酸的丟失,每次透析可使機體丟失氨基酸、肽類10~13g[2]。同時,應用肝素也會刺激脂肪分解[5]。

1.1.3 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透析膜的使用與血透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也密切相關。膜的生物相容性差會加速蛋白質分解代謝,使用生物相容性較差的膜的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漿c反應蛋白水平顯著高于使用生物膜相容性較好的膜的患者,周圍肌肉組織中氨基酸的釋放增加,導致營養(yǎng)不良。此外, 透析膜氧化應激, 透析液污染等因素均可導致機體的微炎癥反應, 促進營養(yǎng)不良的發(fā)生惡性循環(huán)。

1.1.4 透析的不良反應: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間或透析后, 常由于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不穩(wěn)定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 引起飲食攝入量下降[6]。

1.2 患者的營養(yǎng)知識缺乏營養(yǎng)攝入量不足

血液透析本身也可發(fā)生惡心、嘔吐,使進食受限,從而導致蛋白質和能量攝入量明顯低于機體需要量[5]。多數(shù)血液透析患者對營養(yǎng)攝入的特殊需求知之甚少,仍然習慣于原先非透析療法時的營養(yǎng)方式,不敢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或因擔心血脂升高,限制糖、脂肪的攝入, 導致能量供應不足, 使蛋白質使用率下降。同時,對食物品種、水份不加以控制,造成膳食營養(yǎng)攝入不合理,蛋白質利用率下降,導致營養(yǎng)不良。

1.3 疾病本身因素

1.3.1 疾病的消耗:血液透析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原因, 引起機體免疫功能降低, 造成了機體負氮平衡和營養(yǎng)狀況的惡化。一方面,營養(yǎng)不良可導致機體防御功能下降,出現(xiàn)頻發(fā)感染;另一方面,炎癥通過細胞因子引起肌肉蛋白質代謝增加, 使體內蛋白質、脂肪儲存量減少。

1.3.2 患者體內代謝狀態(tài)的改變:代謝性酸中毒可促使蛋白質分解代謝和支鏈氨基酸氧化,促進負氮平衡;其次,由于疾病的原因,腎臟出現(xiàn)了功能障礙,引起內分泌功能的紊亂,導致蛋白質合成減少,分解增加,導致營養(yǎng)不良。

1.4 心理因素: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病程長,后期并發(fā)癥多,對治療信心不足以及對疾病危害性認識不夠。由于患者常伴有焦慮、煩躁和抑郁等復雜的心理,影響疾病的發(fā)展預后[7],同時在用藥、飲食上出現(xiàn)不遵醫(yī)行為,加重了營養(yǎng)不良的惡化。

2 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護理

2.1 加強營養(yǎng)知識的宣教,選擇合理的飲食結構

血液透析患者中大多數(shù)存在對血透相關知識及飲食知識的缺乏。護士可采取講座、個別輔導、組織患者座談會等方式,就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的原因、臨床表現(xiàn)、并發(fā)癥等進行培訓及指導, 使患者充分了解到營養(yǎng)不良的危害及飲食管理重要意義,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對家屬進行知識宣教,鼓勵患者適當運動, 家屬保持與患者溝通,改善家屬對患者照顧態(tài)度, 加強支持系統(tǒng)等方式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加強營養(yǎng)知識宣傳有效性。使患者采用健康的飲食方式,減少營養(yǎng)不良的發(fā)生率。鼓勵患者少量多餐,進食時應細嚼慢咽,膳食應選用高熱量、高蛋白質、高鈣低磷、低鹽低鉀、低脂的食物,注意控制水分的攝入和補充適量的水溶性維生素。

2.2 心理護理:血液透析是一個長期治療過程,不良的情緒會影響治療效果。護士應主動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關心體貼患者,了解患者的思想狀況, 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 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對他們進行有利的疾病恢復的知識宣教,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能以良好的心態(tài)進行血透治療,鼓勵家屬及社區(qū)關心患者,積極支持與幫助患者,解除心理負擔,提高生活質量。

2.3 適當?shù)捏w育鍛煉:鍛煉能增加代謝產物的排除,促進消化,改善食欲,還可以改善精神狀態(tài),提高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鼓勵患者根據自己的體力做適當?shù)捏w育鍛煉或是通過參加集體活動, 做體操、打太極拳等活動來改善自己精神狀態(tài), 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8]。

2.4 其他 除了針對患者具體問題采取相應護理措施外, 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積極預防感染的發(fā)生,充分的血液透析,遵醫(yī)囑給藥也能改善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狀況。紅細胞生成素在糾正貧血的同時還可改善血透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在透析治療時輸入血清白蛋白、鐵劑等營養(yǎng)物質也能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不良。

3 小結

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病患者的重要維持性治療方法,而血透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與患者的預后、并發(fā)癥以及生活質量密切相關,改善血透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十分重要。目前關于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問題已引起了醫(yī)學及護理學界的廣泛關注[9],采取健康宣教, 飲食指導,心理護理, 鼓勵參加適當?shù)捏w育鍛煉等護理干預, 但事實上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問題尚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如何更好地持續(xù)監(jiān)測血透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時糾正血透患者的飲食方式,以及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和依從性是我們所要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 Kopple JD.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AMI Kidney[J]. Dis, 2001, 37(1 suppl 2):60-70.

[2] 劉惠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營養(yǎng)問題[J].中國血液凈化,2006,5(10): 703-706.

[3] George AK. Malnutrition and the acute- phase reaction in dialysis patients- how to measure and how to distinguish[J].Nephrol dial Transpiant, 2005, 15: 1521-1524.

[4] 鄭智化,張滌華,張輝,等.透析充分性,微炎癥和殘存腎功能對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的影響[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9,4(22):3-5.

[5] 沈瑞清,葉任高,余學清.血液凈化與腎移植[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99: 143-150.

[6] 魯慧,呂探云,王君俏,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原因及干預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 2005, 20(4):314-316.

[7] 高峰,賀曉,高德.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臨床分析[J].臨床軍醫(yī)雜,2007, 35(3):434-435.

篇3

關鍵詞:透析性低血壓;護理方法

透析性低血壓是指在血液透析中平均動脈壓下降超過30mmHg或收縮壓下降至90mmHg,反復發(fā)作3次以上[1],是血液透析最常見的急性并發(fā)癥。低血壓可造成透析血流量不足、誘發(fā)心律失常和心絞痛、影響殘余腎功能的進一步下降、并能造成急性腎衰竭時腎臟缺血性損害。因此加強血液透析時低血壓的護理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對近年來的幾種透析性低血壓的臨床護理方法進行了綜述。

1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性低血壓護理

隨著社會的老齡化,老年維持性血透患者逐漸多。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特點,在進行血液透析時,常有血流動力學和代謝方面的改變,同時還存在著血管脆性增強、反應能力下降等特點,病情復雜多變。韓林露[2]報道在護理過程中應采取的護理措施為:嚴密監(jiān)測,每隔15-20min監(jiān)測血壓1次,如發(fā)現(xiàn)嚴重低血壓時,快速輸入代血漿100-150mL;嚴格限制水分、鹽及糖的攝入;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設定準確的干體質量;并應對老年人加強心理疏導,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和恐懼心理。樊桂娟[3]等報道,在護理過程應注意老年的特點,適當放寬透析指征,長期透析的老年患者應安排每周透析3次,每次3-4h,防止體內溶質改變過快和超濾過多;選擇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積極預防首次使用綜合征和透析失衡綜合征;根據個體差異,制定透析方案;血泵轉速不宜過快,血流量控制在150-200ml/min;透析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陳海燕[4]等總結護理經驗,認為在護理過程中應首先評估患者的干體重,嚴格控制患者透析間期體重增加;及時調整降壓藥的種類、劑量、用藥時間;透析過程中少量進食,不宜過飽;將透析液的溫度設置為35-36℃,以保持心血管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加強血壓的監(jiān)測;對合并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衰的患者,可先單純超濾后透析;開始時血流量不宜過大;根據老年患者的特點和原發(fā)疾病,進行個體化治療。對老年透析患者通過采取上述護理措施,均可以有效地防治低血壓的發(fā)生。

2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性低血壓護理

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發(fā)生低血壓的原因為:有效血容量減少、透析間期體重增加過速及患者自身疾病因素。黃理[5]等在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護理中認為,應首先進行血液透析方面的護理,主要是控制血流量、采用可調鈉透析等;其次是控制血液透析間期體重增長率;對透析時產生的低血壓,應及時補充生理鹽水、吸氧等,效果不明顯者可重復使用生理鹽水,血壓仍不回升應使用升壓藥和強心藥物,并進一步檢查;最后應對透析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張翠[6]報道,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在透析過程的護理中,應嚴密監(jiān)測透析過程中的血壓變化;密切觀察患者的表情、主訴,經常詢問患者有無頭暈、心慌、胸悶、冷汗、惡心、嘔吐、腹痛、便秘、肌肉痙攣等癥狀;發(fā)現(xiàn)嚴重低血壓時,快速補充血容量,同時適當減慢血流量,減低超濾量或暫停超濾,平臥或頭低腳高;透析液溫度調至34.5℃-35.5℃;透析液溫度應緩慢降低,密切觀察患者有無發(fā)冷、寒顫癥狀;透析結束后,囑患者在床上平臥20min-30min后再下床,避免突然坐起或站立使血液下流,腦、心缺血引起血壓下降。通過在透析時控制血流量、血液透析間期體重增長率、調整透析溫度并適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均可有效防止及減少糖尿病腎病患者透析性低血壓的發(fā)生。

3 可調鈉透析中低血壓護理

可調鈉透析是近年來國際上采用的預防透析性低血壓的方法。曹玉蘭[7]等報道,在采用可調鈉透析時,應采取以下護理措施:在血液透析前,充分了解患者各個器官的功能狀態(tài),針對各個患者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應用血液動力穩(wěn)定性好的碳酸氫鹽液作為可調鈉透析液;對于無癥狀的血液透析中低血壓,應在透析過程中每隔30min測量1次血壓、脈搏;血液透析中如出現(xiàn)低血壓時,應降低體外循環(huán)血流速度,停止超濾,患者取平臥位、吸氧;最后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恐懼或失望的心理。徐志梅[8]等在報道中稱,應做在上機前測好患者血壓、脈搏透析開始時血流量應由小變大,避免因體外循環(huán)引起體內的循環(huán)血量突然減少所發(fā)生的低血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發(fā)現(xiàn)低血壓先兆應減慢血流量和超濾速度,酌情用生理鹽水靜脈滴注或50%葡萄糖液60ml 靜脈推注;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防止感染;最后應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和宣教,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依托感。劉永[9]等在報道中稱,對于采用可調鈉透析患者應注意患者的心理護理,消除病人畏懼、緊張心理,避免情緒激動;其次應嚴格按比例配制透析液,保證無沉淀;還應準確評估患者干體重,精確計算脫水量,避免過快、過量;積極巡視患者并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時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一旦出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在透析性低血壓出現(xiàn)時,減少血流量、停止超濾,患者取平臥位,吸氧,如低血壓持續(xù),可給升壓藥等護理措施。夏虹[10]報道,在采用可調鈉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中,應從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等三方面加強護理,其中透析前需排除導致低血壓的相關因素,確定理想干體重、做好透析前完善的護理準備工作并做好宣教工作;在透析中應注意觀察病情,配合醫(yī)生做好搶救工作、對患者做好心理護理除此之外還應加強基礎護理;在透析后,仍需觀察病情及監(jiān)測患者血壓變化,防止直立性低血壓等。以上報道均認為,采用可調鈉透析能可增加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性,有效防治透析中低血壓,而且不增加患者鈉負荷及透析間期患者的體重,從而減少透析低血壓的發(fā)生。

4 循證護理血液透析性低血壓

循證護理又稱實證護理,要求護士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證據,結合護理專業(yè)技能和臨床經驗,同時考慮患者的價值和愿望,制訂護理措施,全面提高護理活動的科學性和高效性。在采用循證護理的方法時,通常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11-12]:提出臨床問題、應用循證方法尋求發(fā)生問題的原因、用循證護理的原則評價證據、應用最佳證據指導護理實踐。在根據臨床情況提出問題時,可以依據由血液透析室主任、護士長和全體護理人員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臨床資料的全面分析[12]或根據臨床觀察的結果亦或通過臨床資料與文獻研究相結合[13],提出臨床存在的問題。在尋求發(fā)生問題的原因時,可以由接受過循證護理知識培訓的護理人員尋找問題的原因,大體包括:①血容量;②透析液鈉濃度;③透析前是否服用降壓藥;④透析器膜的生物相容性;⑤病人自身體質(包括低蛋白血癥、貧血、糖尿病、多囊腎、腹水、蛋白質攝入過少)等。在對證據的評價和使用[14]中,主要是將收集到的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批判性閱讀,對其真實性和相關性進行評價后,獲得最佳證據,結合臨床實際、護理人員經驗和技能以及病人需求,整理歸納成指導實踐的護理方案。而在進行實踐時,則應依據具體的情況來進行,如劉慧琴[15]在對透析方案的調整中主要包括:增加了透析次數(shù);根據透析進行時病人的體溫平均升高 0.5℃~0.8℃,上機后將透析液溫度調至35.5℃~36.5℃;采用高鈉透析;對基礎血壓偏低且常發(fā)生透析中低血壓病人給予預防性用藥;根據循證得知的透析中進餐可使胃腸道迷走神經興奮,有效循環(huán)血量減少,誘發(fā)和加重透析性低血壓,勸告病人透析中禁餐;改善病人的基礎狀況,增加營養(yǎng)。又如馬行軍[16]報道,應用循證護理實踐,對64例在血液透析過程中發(fā)生失衡綜合征的病人,進行原因分析;應用計算機網絡檢索有關文獻,確定結論;制定防治對策;再施以有效的護理干預。結果表明,對64例病人循證護理前后1個月透析失衡綜合征總發(fā)生率及嚴重程度進行了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5 結語

預防和治療血液透析過程中并發(fā)低血壓,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即便是在現(xiàn)在,也并未能有效減少低血壓的發(fā)生率(現(xiàn)在的發(fā)生率仍高達20%-50%[17])。毋庸置疑,目前所進行的護理方法和經驗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臨床治療的需要,對血液透析性低血壓的治療和預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從臨床上透析性低血壓的發(fā)生率來看,進一步研究透析性低血壓的護理方法仍然十分必要和迫切。

參考文獻

[1]馬小琴,楊春芳. 血液透析過程中低血壓的預防及護理

[J]. 寧夏醫(yī)學雜志,2008,30(3):286

[2]韓林露.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低血壓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

藥,2008,3(18):166

[3]樊桂娟,張嘉汝.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壓的原因分析

及護理應對[J].臨床護理雜志,2007,6(4):35~37

[4]陳海燕,陳靜.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壓的護理[J].華西

醫(yī) 學,2009,24 (6):1564~1565

[5]黃理,龐軍,張秀珠.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中低

血壓的原因及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8,7 (12):

911~912

[6]張翠.糖尿病腎衰患者血液透析低血壓的護理[J].實用醫(yī)

技雜志,2007,14(12):1637 ~ 1638

[7]曹玉蘭,黃飄.可調鈉透析對血液透析中低血壓的療效

及相關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7):

8~10

[8]徐志梅,徐文君,吳國偉.可調鈉透析減少低血壓及失衡

綜合征的臨床護理[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7,19(7):94

[9]劉永,宋宇春,徐琨,等.可調鈉透析治療維持性血液透

析患者低血壓的觀察與護理[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08,29(21):2656~2657

[10] 夏虹.維持性血液透析中并發(fā)低血壓的護理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8,12(5):396~397

[11] 朱貴英.循證護理在預防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壓中的應用

[J].當代護士,2008,6:22

[12] 伊麗安.循證護理在預防老年血液透析低血壓中的作用

[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15):88~89

[13] 農洪濤.循證護理在減少老年血液透析低血壓患者中的

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9):74~75

[14] 常振芹,秦紅燕,唐磊.循證護理在預防透析低血壓中的

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 (11):22~23

[15] 劉慧琴.循證護理在透析性低血壓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

2008,22(4):912~913

[16] 馬行軍.循證護理實踐在血液透析病人失衡綜合征中的

應用[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8,(9):22~23

篇4

關鍵詞:血液透析;帶cuff雙腔中心靜脈導管;護理

慢性腎臟疾病發(fā)病概率呈現(xiàn)出逐漸增加的趨勢,對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其中終末期腎臟疾病的高發(fā)病率引起廣泛關注。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經濟水平提高以及醫(yī)學技術不斷進步,接受血液凈化治療的患者不斷增多,但是有部分患者的血管條件較差,建立動靜脈內瘺存在很大的困難甚至是無法建立,人造血管搭橋也因此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而滌綸環(huán)的深靜脈留置導管也就是帶cuff的雙腔中心靜脈導管在醫(yī)學界不斷研究下產生,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在臨床上倍受青睞。對帶cuff的雙腔中心靜脈導管的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措施也至關重要。為了更深入的探究在血液透析中帶cuff的雙腔中心靜脈導管的護理特點以及臨床價值,對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接受規(guī)律透析的帶cuff的雙腔中心靜脈導管患者共40例。其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25歲~73歲,其平均年齡為(35.3±11.5)歲。原發(fā)病具體狀況如下:13例患者為糖尿病腎病、11例患者為高血壓腎病,14例患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

1.2方法 在患者右側的頸內靜脈通過經皮穿側血管插管技術置入帶cuff的雙腔中心靜脈導管,患者的皮下隧道大約是10~15cm,將滌綸套在和皮膚出口距離大約2cm的位置,導管尖端在上腔靜脈的根部,觀察其回抽血流狀況良好,導管使用肝素鹽水進行封管之后將患者皮膚縫合,再使用無菌敷料對其包扎。在置管之后的次日進行血液透析治療。

1.3護理方法[1]

1.3.1心理護理 長期置管手術屬于有創(chuàng)手術,因此患者會產生明顯的恐懼感。在進行相關手術之前應該全面向患者解釋相關內容,消除其緊張情緒,積極配合手術治療。

1.3.2保證有效透析 具體內容如下:①囑咐患者應該保持良好的頭部姿勢,避免進行過于激烈的活動,防止導管出現(xiàn)受壓、扭曲或者折斷等情況對透析產生影響;②每個月使用劑量20萬U以避免出現(xiàn)血栓。方法操作如下:在4ml的生理鹽水中溶入20萬U尿激酶,完成透析之后注入到帶cuff的雙腔中心靜脈導管動脈與靜脈導管里面,留置時間為30min之后將其抽出并棄掉。按照常規(guī)方法封管防止血栓出現(xiàn)。

1.3.3插管皮膚護理 在帶cuff的雙腔中心靜脈導管的隧道上口,一般是在手術之后的7~10d拆線,但是隧道下口需要在手術之后4w才能拆線。每次透析之前將敷料打開確認插管的局部沒有發(fā)生出血、血腫或者滑脫等狀況,對導管還有插管位置的皮膚使用碘伏棉簽消毒,透析之后使用無菌紗布包扎固定,每間隔2d時間更換一次敷料。

1.3.4并發(fā)癥預防與處理

1.3.4.1感染 具體如下:①關于留置導管的操作需要由專業(yè)人員進行,在操作過程中所有操作人員需要戴上帽子、口罩以及手套等,避免將導管的接口開放在空氣當中,將肝素帽卸下之后換上注射器或者血管通路;②肝素帽均是一次性使用,對于導管還有皮膚穿刺位置要嚴格遵守消毒操作;③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注意個人衛(wèi)生生活習慣,不要拉動帶cuff的雙腔中心靜脈導管,避免淋浴。

1.3.4.2栓塞 避免栓塞的關鍵內容是在透析技術之后封管的方法,一般使用純肝素封管。在封管之前使用10~20ml的生理鹽水對帶cuff的雙腔中心靜脈導管進行沖洗,到無血才停止操作,這是為了保證導管通暢,減少纖維蛋白的沉積程度。

2 結果

所有患者留置帶cuff雙腔中心靜脈導管的平均時間為(18.1±10.2)個月;1例患者出現(xiàn)導管感染情況,經過對癥治療后得以控制,保留導管繼續(xù)透析;2例患者出現(xiàn)導管栓塞現(xiàn)象,使用尿激酶通管之后繼續(xù)透析。

3 討論

血管通路是否通暢以及維持時間長短,直接關系到血液透析的臨床效果,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明顯,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動靜脈的內瘺失敗概率呈現(xiàn)不斷上升的趨勢,帶cuff的雙腔中心靜脈導管出現(xiàn)很好的解決了這個方面的問題[2]。

在進行相關手術之前可以進行體表B超,能夠對血管變異情況盡早發(fā)現(xiàn),防止出現(xiàn)并發(fā)癥。對于帶cuff的雙腔中心靜脈導管來說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感染,發(fā)生概率最高能夠達到64%,所以對感染進行嚴格控制是保障導管使用壽命還有功能的重要內容。

綜述,帶cuff雙腔中心靜脈導管作為一種血管通路,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對患者應用針對性的優(yōu)質護理能夠預防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

參考文獻:

篇5

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病患者賴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要素,血管通路的功能狀態(tài)直接影響著血液透析的質量,本文綜述了血管通路的研究進展及護理。

1 血管通路的種類

1.1臨時性血管通路

1.1.1直接動靜脈穿刺 此法操作簡單,血流量充足,血液無重復循環(huán),對心血管系統(tǒng)影響小。缺點是不能留置,每次透析需穿刺,易損壞血管,穿刺針不易固定,易形成局部血腫。

1.1.2股靜脈置管 此法有限制下肢活動、部位隱蔽、易感染,置管1個月后感染率達19%[1],易發(fā)生血栓、影響病人活動等缺點。

1.1.3鎖骨下靜脈置管 其優(yōu)點是置管部位開放,易保持清潔,血流量充足,不損傷手臂血管,留置時間長,患者活動不受阻。缺點是易形成血栓,對穿刺者的技術要求很高,要熟悉其局解剖位置,操作不當可并發(fā)血胸、氣胸甚至動脈破裂出血。

1.1.4頸內靜脈置管 應用此法進行透析,是近幾年的研究方向,它具有鎖骨下留置導管的優(yōu)點,而血胸、氣胸等并發(fā)癥較鎖骨下靜脈置管少。缺點是需反復試針,易形成血腫,個別可發(fā)生上腔靜脈破裂出血,有嚴重出血傾向的病人不宜使用。順利通過匯合處,臨床應用不多。

1.1.5帶cuff的中心靜脈導管 也稱之為永久性血管通路,但感染等并發(fā)癥限制了它的長期使用。頸內靜脈是目前首選的插管部位。

1.2長期性血管通路

1.2.1動、靜脈外瘺 優(yōu)點是手術簡單,術后立即使用,不需反復穿刺。缺點是外瘺導管脫落可因大出血致死,易感染血管炎,血栓皮膚壞死,現(xiàn)已被動、靜脈內瘺代替。

1.2.2直接吻合的動、靜脈內瘺 優(yōu)點是沒有外瘺導管脫落大失血的危險,患者活動不受限,感染及血栓發(fā)生率大大減少。缺點是術后至少要2-3周方能使用,易發(fā)生血腫、血栓,同一部位反復穿刺可并發(fā)動脈瘤,現(xiàn)在臨床上已廣泛使用。

1.2.3血管移植動、靜脈內瘺 包括自體血管移植、尸體動脈移植、人工血管移植等方法。目前在臨床應用較廣泛的人工血管是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但因其并發(fā)癥多,未能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2 血管通路的護理

2.1直接動、靜脈穿刺的護理 (1)嚴格無菌操作,熟練掌握穿刺技術,進針面與皮膚夾角為20-30°,穿刺成功固定好針柄,穿刺側肢體應制動。(2)若穿刺失敗,應另選一處。(3)穿刺引血后,若血流量不足,可調整針的位置。(4)透析過程注意管插穿刺部位有無滲血。(5)血透析結束拔針后壓迫位置要準確,24h后針眼無出血、血腫,可局部濕熱敷。

2.2靜脈置管術的護理 (1)導管的護理。透析接管時嚴格無菌操作,戴無菌手套,鋪無菌巾,消毒后擰開肝素帽,用注射器依次抽吸動靜脈管腔內封管的肝素鹽水棄去,確定無血栓后,可從靜脈端注入首劑肝素量,透析結束后先用生理鹽水將導管內血液沖洗干凈,再用肝素鹽水封管。擰緊肝素帽,用無菌紗布包扎,妥善固定防打折。(2)置管創(chuàng)面的護理。觀察創(chuàng)口有無出血、紅腫、深處和導管脫落。嚴格消毒創(chuàng)口及周圍皮膚,定期更換自粘敷料。

2.3動靜脈外瘺的護理 (1)新建外瘺最好48h后再用,術后遠端肢體適當提高數(shù)天以防水腫。(2)嚴格無菌操作,每次透析消毒瘺管和竇道出口的皮膚。(3)造瘺側肢體避免測血壓、輸液、抽血,在洗手和洗滌時防止弄濕引起感染。

2.4動、靜脈內瘺的護理 (1)術后抬高造瘺肢體,經常用聽診器聽有無血管雜音,用手觸摸有無震顫,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處理。(2)鼓勵病人對造瘺側肢體進行功能鍛煉。(3)造瘺肢體避免壓迫、提重物、測血壓、采血、輸液等。(4)穿刺時嚴格無菌操作,不能在吻合口及靜脈瓣附近穿刺。采取繩梯式穿刺,若穿刺失敗,出現(xiàn)腫脹,應立即拔針按壓、膠布固定、冰袋冰敷。(5)透析結束,用無菌紗布卷壓迫穿刺點,力度以不出血且能觸及血管震顫為宜。

2.5人造血管內瘺的護理 (1)術后6-8周穿刺。(2)不使用止血帶,繩梯式穿刺。(3)拔針后,人工加壓止血5-20min,用力適中,膠布牽拉不過緊、不屈肘。術肢不能提重物,不受壓迫,睡眠時避免壓迫術肢。

3 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隨著血液透析技術與方法的日漸成熟,透析患者的生存質量越來越高,但人類糖尿病及高血壓的發(fā)病持續(xù)增長及外周血管疾病,批復留導管,多次制作內瘺、肥胖,術者經驗與技巧等問題給血管通路和建立帶來了挑戰(zhàn)。盡管生物醫(yī)學材料的快速發(fā)展為之提供了多樣的靜脈留置導管及人造血管,但臨床應用的效果并不樂觀。感染與血栓形成仍是急待解決的問題[2],因此預防感染、血栓、出血等并發(fā)癥,維持血管通路的通暢,建立穩(wěn)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當前血液透析工作者研究的任務及方案。

參 考 文 獻

篇6

關鍵詞:血液透析 護理安全隱患 管理對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64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252-01

1 臨床資料

我院血液凈化中心有血液透析機36臺,護理人員18人,床護比2∶1,其中主管護師7人(38.9%),護師11人(61.1%)。工作6年以上護士5人,1-5年的8人,1年以內護士5人。規(guī)律透析患者138人,每年透析患者約20400人次。透析年限最長的20年,透析1年以內患者17人,透析患者年齡23-79歲,60歲以上患者44人(31.9%),最常見的原發(fā)病為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

2 護理安全隱患問題分析

2.1 環(huán)境因素:①血液透析機工作期間,需要水電持續(xù)供給。我院血液凈化中心位于門診六樓,樓層較高,在有些情況下易出現(xiàn)水壓不穩(wěn),影響水處理的供給,導致患者透析不能正常進行。②我中心單獨位于一個樓層,環(huán)境封閉,無人值班,發(fā)生火災,不易被發(fā)現(xiàn)。③我中心為單機供液,A、B液桶擺放不當,容易導致患者跌倒。④治療時,由于血液在體外循環(huán),上下機操作中,難免有血液污染物品表面,如果消毒處理不徹底,易致交叉感染。

2.2 設備材料因素:血液透析設備被列為國家重點監(jiān)管目錄中的第3類高風險設備,用于支持、維持生命,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國家藥監(jiān)局在2011年第1期醫(yī)療器械不良事件通報中指出:“國家藥品不良反應中心自2002年至2010年共收到有關血液透析裝置的可疑醫(y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487份,主要涉及透析機、透析器、透析管路、透析粉、透析液、透析復用機、透析水處理系統(tǒng)等7個產品,可疑不良事件主要表現(xiàn)為器械故障和患者損害?!蔽抑行脑谠缙谠霈F(xiàn)過機器運行中突然故障而失去參數(shù)。在最近兩年先后不斷出現(xiàn)過透析器/管路/穿刺針密封性欠缺、透析器破膜、血濾器首次使用有效血室容量

2.3 人員因素。

2.3.1 患者因素:①尿毒癥患者由于長期透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和營養(yǎng)不良,機體抵抗力低,易發(fā)生感染。②老年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感覺功能差,在透析中不能長時制動,容易導致穿刺針脫落,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③患者一般情況差,有合并癥者,在透析中易出現(xiàn)腦出血、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低血壓休克等。④老年患者由于子女照顧粗疏,不能及時接送,有走失的危險。⑤個別患者心理問題復雜,不易溝通,有傷人的危險。

2.3.2 護理人員因素:血液凈化治療是通過建立體外循環(huán)完成的,是一項有創(chuàng)性操作,且需要較好的抗凝支持,風險系數(shù)大,因此,對??谱o理人員要求高,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患者病情變化有預見性和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我中心新入護理人員較多,??苾群簧睿L險意識不夠,在患者病情觀察和機器監(jiān)測上,缺乏職業(yè)敏感性,容易發(fā)生不良事件。

3 護理安全管理對策

3.1 對環(huán)境的管理:①保證前極加壓泵裝置正常工作,進水壓≥0.35M Pa,血液透析工程師每日監(jiān)測、記錄水壓,做好水處理的維護保養(yǎng)。使用雙路供電系統(tǒng),請電工每周一次檢查電路安全。通過巡查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隱患,主動采取干預措施。②A、B液桶按要求放在機器上,備用A液放在床尾,不多放、亂放以免致病人跌倒。③血液凈化中心限制探視陪護,進入治療區(qū)域需更換清潔拖鞋。每個病人結束治療,更換床單元,消毒液擦拭機器表面,沖洗消毒機器,早、中、晚開窗通風,每晚紫外線消毒,每月做好空氣、物表、透析用水、透析液等微生物學監(jiān)測,如有異常及時干預。

3.2 對設備材料的管理:①由于血液透析治療對設備的依賴性強,做好設備保障工作尤為重要。建立透析設備檔案,工程師定期做好設備維護保養(yǎng)工作,護理人員做好機器每日的工作狀態(tài)記錄,如有異常,及時與工程師溝通聯(lián)系。工程師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設備使用維護知識講座。此外,預防性維修制度在國外已成功實施多年,這是減少設備損耗,消除故障隱患,保證正常工作,延長使用壽命的有效防范措施,值得借鑒。②由于材料問題出現(xiàn)或主動干預未發(fā)生的不良事件,均做好記錄工作,便于分析學習。透析用一次性物品在使用前,均應仔細檢查物品完整性,在使用中出現(xiàn)的問題,如透析器破膜、導管管口缺損,應及時更換處理,以免損傷患者。存在問題的透析用一次性物品保留,向廠家反饋,以便查找問題。

3.3 對人員的管理:①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宣教。對感覺功能差、不能長時制動的老年患者及非常規(guī)穿刺部位的患者,爭取患者理解,透析時可局部使用約束帶,護理人員加強巡視。指導患者透析中不睡覺。透析中容易低血壓的患者勸其不要進食。②加強護理人員的職業(yè)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yè)敏感性,培養(yǎng)捕獲不良事件、高風險的綜合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加強??茟鳖A案的學習和實際演練工作,例停電、停水、地震、透析器破膜、透析器凝血等的處理。在人力資源配備上要人員新老搭配,技術和體力上互補,保證日常透析工作的有序進行。對新入護士、能力較低、心理素質差的護士要高度關注。加強護理人員的人文教育,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理解、體恤患者,建立良好護患關系。

4 總結

綜上所述,護理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不僅涉及到人員素質因素,還包括環(huán)境、設備材料的進步與發(fā)展;不僅是單純的技術問題,還包括人員的風險意識;不僅有客觀決定因素,還包括可控制因素。血液透析是一種高風險的治療,保障透析患者安全尤為重要。血液凈化中心護理人員承擔了大部分治療,因此,透析患者的安全有賴于我們共同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談青.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

[2] 張巖郅,王曉燕.血液凈化中心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管理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09,8

篇7

[摘要]目的:探討透析相關性低血壓發(fā)生的原因、機制和護理措施。方法:每小時測1次血壓,必要時每15min~30min測血壓1次。對于癥狀性低血壓立即給予高滲溶液(50%葡萄糖溶液或1%~3%氯化鈉溶液)100ml~200ml泵前輸入,同時減慢流速及降低透析液溫度。結果:低血壓的發(fā)生以透析后1.5h~2h發(fā)生率高。給予高滲溶液,癥狀迅速緩解。同時調整透析液鈉濃度、溫度和血流速度效果佳。結論: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是及時發(fā)現(xiàn)低血壓的關鍵。而快速給予高滲溶液,則能迅速糾正低血壓,配合高鈉、低溫透析效果更佳。

[關鍵詞]血液透析;低血壓;護理

低血壓是透析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伴或不伴低血壓癥狀,發(fā)生率約為25%~50%[1]?,F(xiàn)將我對透析過程中出現(xiàn)的相關性低血壓發(fā)生原因及護理措施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齡20歲~72歲。使用BaxterTINA1000透析機,透析器使用聚砜膜(面積1.3m2),碳酸氫鹽透析液,透析時間為4h/次~4.5h/次,血流量為200ml/min~220ml/min,2次/周。共進行4378例次透析,有369例次發(fā)生低血壓。

1.2低血壓診斷標準與透析前血壓相比平均動脈壓下降30mmHg或收縮壓降至90mmHg以下[2]。

1.3方法

1.3.1低血壓觀察方法每小時測血壓1次,必要時每15min或30min測血壓1次;觀察患者出現(xiàn)頭昏、出冷汗、打哈欠、抽筋、腹痛、嗜睡、肌肉痙攣等癥狀。

1.3.2低血壓處理措施出現(xiàn)無癥狀性低血壓時,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每15min測血壓1次,使患者處于頭低臀高位,吸氧,無效者可靜脈滴注高滲溶液。出現(xiàn)癥狀時,除上述有關處理措施外,快速輸入高滲溶液,給予泵前輸入。如低血壓持續(xù)時,遵醫(yī)囑給予升壓藥,如多巴胺、間羥胺等藥物,必要時立即結束透析。

1.3.3調整透析模式提高透析液鈉濃度為150mmol/L~155mmol/L,減慢透析中超濾的速度,降低透析液的溫度為35℃~36.5℃。

1.3.4加強衛(wèi)生宣教囑低血壓患者控制透析間期體重增長幅度,減低每次透析的超濾量及超濾率;透析中不進食;透析前不服用降壓藥;保證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

2結果

低血壓發(fā)生在第1小時有9例次,占2.4%;第2小時有290例次,占78.6%;第3小時有50例次,占13.6%;第4小時有20例次,占5.4%。其中,老年患者有300例次,占81.3%發(fā)生率比較高。在369例次中有297例次血壓恢復正常,可繼續(xù)進行透析,72例次伴低血壓持續(xù),立即結束血液透析。

3討論

3.1原因及機制

3.1.1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超濾脫水過多過快是導致透析患者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的常見原因。患者在透析過程中所能耐受的血容量下降程度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血壓下降[3]。另外,開始進行透析時,血泵速度過快,大量血液在短時間內進入體外循環(huán),使循環(huán)容量減少,引起低血壓。

3.1.2透析液鈉濃度過低和透析液溫度過高血漿鈉的濃度是影響血漿晶體滲透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透析過程中其隨透析液鈉的濃度不同而發(fā)生變化。使用鈉濃度過低的透析液進行透析時,血液中的鈉離子、肌酐等滲透溶質被清除,有效循環(huán)容量減少,引起低血壓。過高的透析液溫度(超過38℃)可使中心血溫升高,靜脈內淤血,出現(xiàn)低血壓。

3.1.3透析中進餐透析中進餐使迷走神經興奮,分泌大量消化液,體循環(huán)平均充盈壓降低,產生低血壓。

3.1.4營養(yǎng)不良、低蛋白血癥、貧血患者容量減少的應激反應差透析中容量減少時,機體不能有效提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容易產生低血壓。

3.2預防低血壓的護理措施

3.2.1控制脫水速度和脫水量確定合適的干體重,并囑患者控制透析間期的體重增加幅度不要超過干體重的5%,是預防低血壓的關鍵。

3.2.2改變透析的模式對老年人、心血管不穩(wěn)定的、經常發(fā)生低血壓的患者,采用增加透析次數(shù),序貫超濾透析,高鈉透析。設置透析液鈉濃度由透析開始時的150mmol/L~155mmol/L逐漸降至透析結束時的140mmol/L。

3.2.3低溫透析設置在35℃~36.5℃的低溫透析,可防止熱應激引起的不良反應,增加心排血量,保證透析順利進行。

3.2.4做好健康教育制訂健康教育計劃,提高患者執(zhí)行醫(yī)囑的依從性,積極配合治療。綜上所述,我們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護士應有高度的責任心,勤巡視,多觀察,準確的做好記錄,與醫(yī)師配合治療,避免低血壓的發(fā)生,從而保證血液透析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丁虹.血液透析低血壓的發(fā)生機制[J].醫(yī)學綜述,2000,6(2):9193.

篇8

關鍵詞:腹膜透析 健康教育 意義及方法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0-0313-01

腹膜透析是指向病人腹腔輸入透析液,利用腹膜作為透析膜,使體內潴留的水、電解質與代謝廢物經超濾和滲透作用進入腹腔,而透析液中的某些物質經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huán),以補充體內的需要,如此反復更換透析液,以達到體內代謝產物和多余水分的目的[1]。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wèi)生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1]。近年來,在腹膜透析過程中,融入了健康教育,既減少了腹膜透析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筆者就其健康教育的方法及臨床意義等綜述如下。

1 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許多國家的護士法明確規(guī)定,“護理人員有教育患者的責任,患者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護理工作者要不斷加深對現(xiàn)代護理觀的認識[2]。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是為滿足腹膜透析患者健康需求,而賦予腹透護士的重要職責。腹膜透析為居家透析,患者應完全熟練掌握腹膜透析操作流程、注意事項、并發(fā)癥及意外事件的應急處理等,這使得健康教育在腹透護理中顯得尤為重要。

2 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反應

2.1 不在乎心理。這類病人認為“治不好就是死了”,“無所謂”了,不配合醫(yī)護人員積極治療,以致疾病變重難以挽救,最后追悔莫及。

2.2 情緒激動。因同室病友病情惡化,家庭經濟因素等各種外來干擾可使患者情緒激動,發(fā)生異常變化。

2.3 憂慮抑郁心理。當個體遭受疾病,環(huán)境的打擊與變化時,會出現(xiàn)輕度的焦慮或憂慮情緒,這是正常的保護反應。如果腹膜透析患者自身心理調節(jié)能力差,心理素質低,家庭不和睦,子女不孝順等,這種心理反應未得到改善,將影響腹膜透析質量,不利于疾病治療,加重疾病惡化。

2.4 絕望心理。有一部分腹膜透析患者由于疾病長期折磨,無法根治,會喪失治療的信心,進而拒絕腹膜透析,產生絕望心理,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3 健康教育的方法

3.1 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3.1.1 口頭講解。腹膜透析置管前對患者做好術前教育,講解腎臟衰竭的有關知識,腹膜透析的原理、目的以及優(yōu)點,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

置管后,教會患者洗手、戴口罩并講解目的,教會患者熱腹透液、正規(guī)操作腹膜透析,如何護理腹膜透析管路,如何觀察透前液及透出液,以及處理透析液引流不暢等問題的方法??膳e辦小型的腹膜透析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做好解答,使患者和家屬更快更全面的掌握腹膜透析的知識和操作。

3.1.2 圖文宣傳。為了使病人能盡快理解和掌握腹膜透析的知識及操作,除了上述的口頭講解外,可發(fā)放有關腹膜透析的書籍及材料。這種方式適用于一定文化程度的患者。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可提供宣傳畫冊、DVD等資料。

3.1.3 操作示范。腹透時,護士應演示腹膜透析操作流程并講解要點給患者及家屬。當患者或家屬能單獨操作腹膜透析時,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加以糾正和指導,不斷強化,并解釋其理由。

3.1.4 因人施教[3]。由于腹膜透析患者的年齡、文化層次、職業(yè)、地位及家庭條件不同,對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有很大的差異,為此,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對老年人及文化層次低的患者采取口頭加書面教育相結合的方式,突出重點,通俗易懂,并反復提問、檢查、指導;對文化層次高、求知欲強、接受能力快的病人,可根據其需要增加教育內容;對記憶力差、重視程度不夠的患者,抓住重點,反復強化,反復檢查、指導,以增加其記憶力和重視程度,并做好家屬的教育和培訓。

3.1.5 集體培訓[3]。定期將腹膜透析患者或家屬召集起來,進行集體培訓,通過放圖片、講課,病友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等方式,讓其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識。并通過培訓了解他們在腹膜透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予集體糾正和指導。

3.2 健康教育的技巧。針對護理問題確定健康教育的重點內容,抓住關鍵把握階段性,靈活有序地掌握宣教時間。以自己的職業(yè)氣質效應使患者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4]。護士根據不同患者的需要針對性地給予有效宣教。宣教過程中抓住關鍵,把握時機,有序地掌握宣教時間,對腹膜透析患者的護理問題進行指導。掌握語言交流技巧,盡量應用安慰性鼓勵性積極的語言,不斷提高宣教水平和技巧,提高護理質量,取得最佳效果。

4 健康教育的臨床意義

健康教育是一種有計劃、有目標、有評價的系統(tǒng)教育活動,通過教育能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行為和觀念,促進身心健康[5]。通過對腹膜透析患者多種形式健康教育的實施,強化患者及家屬對腹膜透析知識的教育培訓,通過不斷評估反饋,傳授相關知識,幫助患者形成正確的觀念和行為,減少與腹透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延長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唐維新.實用臨床護理三基理論篇.東南大學出版社

[2] 趙威麗.護理健康教育有關問題概述.實用醫(yī)藥雜志,2005,22(3):264

[3] 李會平,楊君,紀紅娟.腹膜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CHINESE GENERAL NURSING March,2010 Vol.8 No.3B

推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