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2 09:11:0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fā)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高血壓的預防及保健知識,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 農村居民;健康知識;健康教育
research on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de and demand in rural residents sang xingang,yin aitian,li dehua,et al.center for health management and policy,shandong uniersity (ji'nan 2500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de and demand of the rural resid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optimizing of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methods by multi-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20 087 people were selected from 40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of 8 counties.investigators conducted facetofac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households.results 33.0% of the respondents accessed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ctively.and 79.0% of respondents wanted to know the knowledge about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the percent of respondents who got knowledge by watching tv,consulting the doctor and reading newspaper and magazine was 59.0%,34.1% and 10.1%,respectively.60.5% of the respondents wanted to know the knowledge by consulting the doctor.conclusion there was only 33.1% of rural residents got health knowledge actively.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n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area through various ways.
key words: rural residents;health knowledge;health education
我國有8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他們的健康狀況備受關注。第三次國家衛(wèi)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1〕,2003年我國農村地區(qū)居民的2周患病率為139.5‰,慢性病患病率為120.5‰。此次調查還顯示,農村居民對醫(yī)療機構的利用減少,自我醫(yī)療比例逐年增加,由1998年的23%增加到31%。因此,通過健康教育方式增加農民的健康知識,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主動的預防疾病,在生病時可以采取更為正確的治療措施尤為重要。為了解山東省農村地區(qū)居民的健康知識獲得方式及需求,更有針對性地提出健康教育改進措施,于2007年4月對山東省8個縣(市、區(qū))40個村進行了調查?,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根據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地理位置,在山東省西部和中部抽取8個縣(市、區(qū)),每縣(市、區(qū))按照隨機抽樣原則,隨機抽取2個鄉(xiāng)鎮(zhèn),每個鄉(xiāng)鎮(zhèn)隨機抽取2個村,每村按戶主花名冊進行系統(tǒng)抽樣,被抽取家庭內所有2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均為調查對象。每個村計劃調查300戶(約600人),戶數不足300戶的村,從臨近村仍按照系統(tǒng)抽樣方法補足。實際調查40個村,共20 087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并經過專家論證修改調查問卷,由調研員持調查問卷入戶,進行一對一的詢問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被調查對象個人及其家庭的一般狀況(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收入等);被調查者在平時的生活中是否主動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被調查對象平時獲取健康相關知識的主要來源;在實際生活中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主要途徑以及希望獲取知識途徑,被調查者是否想獲取高血壓、糖尿病方面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access數據庫2次錄入,使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2 結 果
2.1 基本情況 本次共調查20 087人,其中男性9 127人,占45.4%;女性10 960人,占54.6%。年齡中位數為50歲,35歲~45組5 124人,占25.5%。文盲半文盲占35.8%,初中文化占29.2%。從事農林牧漁養(yǎng)殖業(yè)生產占65.4%,工人占5.8%,其他職業(yè)占28.8%。
2.2 健康知識情況
2.2.1 衛(wèi)生保健知識獲取情況(表1) 在被調查者中,只有33.0%的人(6 575人)主動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在經常主動地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方面,男性高于女性;高文化程度人群高于低文化程度人群;低年齡組人群高于高年齡組人群;低收入組人群主動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比例最低,高收入組最高。
2.2.2 衛(wèi)生保健知識來源 在總調查人群中,衛(wèi)生保健知識來源排在前3位為電視59.0%、醫(yī)生34.1%和報刊書籍10.1%,其他途徑為0.5%~9.7%。調查19 719人中,有3.725人(18.9%)不知道從那里獲得衛(wèi)生保健知識。
2.2.3 獲取健康知識的意愿(表2) 有9 883人想知道高血壓、糖尿病知識,占49.2%。男性高于女性;高文化程度人群高于低文化程度人群;低年齡組人群高于高年齡組人群;低收入組人群想獲取高血壓、糖尿病知識的比例最低,高收入組最高。
2.2.4 最想獲得知識類型 調查9 856人中,想知道高血壓、糖尿病預防知識的人數所占的比例最大,為79.0%;其次為想知道治療方法為35.2%;想知道危險因素為25.2%;想知道病情發(fā)展的為8.2%;其他為0.1%。2 067名自報患者中,想知道預防知識的為65.2%,想知道治療方法的為53.8%,想知道危險因素的為23.5%。表1 不同特征人群主動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情況比較表2 不同特征人群獲取高血壓、糖尿病健康知識意愿
2.2.5 最希望獲得健康知識途徑 調查9 811人中,最希望獲得健康知識的途徑,前4位是醫(yī)生告知(60.5%)、電視(58.7%)、報刊書籍(13.7%)、廣播宣傳(12.4%)。希望通過宣傳手冊、親戚朋友告知、家人告知等途徑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則占9.9%。
3 討 論
健康教育是控制慢性病的必要手段〔2〕。本次調查顯示,山東省農村地區(qū)居民經常主動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比較少,只占33.0%,低于第三次國家衛(wèi)生服務調查〔1〕的結果(39.5%)。從主動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趨勢來看,年輕人、知識文化程度高的人越主動獲取,與王雨〔3〕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但是,慢性病患者主要是老年人,他們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因此,在開展健康教育需要格外關注。對高血壓、糖尿病知識的需求方面,絕大多數(78.41%)的被調查者想知道預防知識,遠高于想知道治療知識的比例(35.03%),與陳維清〔4〕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梢钥闯錾綎|省農村居民已經認識到了預防的重要性。
本次調查顯示,被調查者獲得健康保健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通過電視和醫(yī)生告知,與蔣雄京〔5〕等人對醫(yī)院門診病人的調查結果差異較大。從被調查者的意愿來看,他們最希望的途徑首先是醫(yī)生告知,其次才是電視、報刊雜志等。說明農村居民對醫(yī)生是比較信任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由于農民較少去衛(wèi)生機構,去看病時醫(yī)生也不注意傳播健康保健知識,農村居民的保健知識仍然主要來自電視。山東省的農村衛(wèi)生人員,大多數未接受過健康教育的專門培訓,故難以為農民提供適宜的衛(wèi)生服務〔6〕。
在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途徑方面,有18.90%的被調查者不知道從哪里獲得衛(wèi)生保健知識,這部分人群是開展健康培訓的重點。在具體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針對農村居民的特點來具體組織,比如語言要通俗易懂、形式要喜聞樂見,同時,知識要全面,防止形成片面的認識;針對農村居民生活、勞動規(guī)律特點,開展隨時隨地的健康教育〔7〕。
【參考文獻】
1〕 第三次國家衛(wèi)生服務調查.http:///open/uploadfile/200412/200412314857549.doc.
〔2〕 張安立.慢性病的干預原則與健康傳播[j].中國慢性病預防控制,1997,2:94.
〔3〕 王雨,姜又紅,李雨,等.影響農村居民健康知識和行為的多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3,19(1):123-124.
〔4〕 陳維清,葉曉青,劉雅玲等.235例非高血壓病病人對高血壓病知、信、行的調查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7,5(1):36-38.
〔5〕 蔣雄京,李衛(wèi).醫(yī)院門診人群掌握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狀況及來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2,10(1):3-4,28.
【關鍵詞】 高血壓;中醫(yī);預防;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13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372-02
原發(fā)性高血壓簡稱高血壓病,是指在靜息狀態(tài)下動脈收縮壓/舒張壓增高(>=140/90mmHg),尤其是舒張壓持續(xù)升高為特點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目前治療高血壓已從單純降壓轉變?yōu)楸Wo或預防靶器官、逆轉或降低靶器官損害的治療。歸屬中醫(yī)“眩暈”、“頭痛”病等范疇;中醫(yī)的觀點認為主要由情志內傷、陰虛陽亢、陰陽兩虛、肝腎陰虛、氣血兩虧以及心火上升等陰陽失調引起的[1]。治療則根據“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通過進補來糾正人體的陰陽失調,調整機體的平衡,降低血壓。同時樹立未病的中醫(yī)觀念與辨證施治原則相結合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本文就中醫(yī)預防保健指導對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作用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中醫(yī)科門診240例高血壓患者病例資料,其中120例采用西藥治療(對照組),另120例在西藥治療基礎上增加進行中醫(yī)預防保健干預措施(觀察組)。其中男118例,女122例,年齡46-68歲,平均年齡(56.2±3.6)歲。臨床診斷以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為高血壓診斷標準,年齡、性別等臨床基礎指標分組無差異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方法 兩組患者依據個體差異給與臨床中常用的阿米洛利、可樂定、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硝普鈉等不同降壓藥物,多數的高血壓患者需要2-3種降壓藥物降壓,對于輕微的高血壓患者,只需一種常規(guī)抗壓藥物[2]。
1.2.2 中醫(yī)保健 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中醫(yī)預防保健指導。其具體措施有:①中醫(yī)養(yǎng)生飲食指導:樹立中醫(yī)藥食同源,飲食保健的意識。向患者宣教知道飲食對治療高血壓的重要作用。如對已確診患者要指導其遵醫(yī)囑、合理選擇藥物與中醫(yī)保健相結合的思想,控制鈉鹽的攝入,降低心腎負擔,飲食粗細、葷素、蔬菜與米面等主食合理搭配,少食動物脂肪、內臟及黃油等含高膽固醇高的食物,多食芹菜、土豆、山芋等降壓作用好的蔬菜;同時根據臨床癥狀(頭暈、健忘、失眠、神疲乏力等氣血虧虛癥)選用白術6g,黃芪9g,黨參9g,當歸6g,熟地黃6g、炙甘草6g等水煎服;對于帶有刺激、辛辣性,易傷人體津液的食品,高血壓患者均以不吃為宜,飲食與中藥相結合對降壓功效更好。②中醫(yī)養(yǎng)生運動方式教育:中醫(yī)認為晝?yōu)殛?,夜為陰,陰陽相合其實就是晝夜交替的運動變化,因而人體也應該與之相適應。中醫(yī)保健知道高血壓患者根據自身年齡、體質與四季天氣、晝夜的交替變化,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清晨散步、打太極拳等運動,保持心情舒暢及增強身體抵抗疾病的免疫力,保持穩(wěn)定的血壓,但高血壓患者不宜進行劇烈運動,要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天長日久的運動理念;③中醫(yī)理論的陰陽調和:中醫(yī)陰陽理論具有普遍性、相關性及相對性,因此,中醫(yī)保健指導要對高血壓患者樹立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注重中醫(yī)保健意識,高血壓疾病如陰陽隨時都在變化運動中,治療高血壓的同時要保持養(yǎng)生觀念,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才是治療的關鍵,也就是中醫(yī)保健治療的根本;④中醫(yī)治未病的心理輔導:高血壓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要警惕防治并發(fā)癥出現(xiàn),也就是中醫(yī)理論中的治未病觀點。所以中醫(yī)保健指導要明確告訴患者按時服藥、堅持運動、增強抗疾病的信心,對患者及家屬灌輸高血壓治療及預防并發(fā)癥出現(xiàn)的相關知識,預防冠心病及腦卒中等疾病的發(fā)生因素及綜合防治措施。保持合理的體重,通過適量運動,消耗體內過剩的能量,同時提高血漿中如前列腺素等血管擴張激素水平,進一步達到降壓的目的,也起到預防心腦血管并發(fā)癥出現(xiàn)的作用,達到中醫(yī)治未病的理論觀念[3]。
1.3 評估指標 血壓監(jiān)測指標變化、對中醫(yī)預防保健知識的知曉率、藥物依從性及血壓控制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進行相關統(tǒng)計指標分析,對比差異性的統(tǒng)計學意義(P
2 結果
兩組降壓臨床效果中對比分析,見表1。無統(tǒng)計學差異性(P>0.05),但對中醫(yī)保健知識的接受及知曉率、藥物依從性(減少藥物種類)及臨床控制血壓的穩(wěn)定及有效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性(P
3 討論
目前,高血壓的治療不再是單純地控制血壓,而是在控制血壓的同時要積極預防心腦血管等并發(fā)癥出現(xiàn),降低藥物依從性,彌補現(xiàn)代醫(yī)學中單一藥物治療及控制高血壓不足的現(xiàn)狀。所以,采取中醫(yī)預防保健指導或針對性的中醫(yī)藥保健知識相結合的治療措施對高血壓的控制療效起到積極作用。本資料顯示,通過中醫(yī)預防保健指導,高血壓患者對中醫(yī)保健知識、高血壓的飲食結構、運動觀念及血壓控制有效率均有顯著提高。因此,對高血壓患者適時地進行中醫(yī)預防保健指導,提高對高血壓病知識的了解及保健知識的知曉率,促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從而有效地控制血壓,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永炎.中醫(yī)內科[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8:117-118.
【關鍵詞】 農村居民;健康知識;健康教育
research on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de and demand in rural residents sang xingang,yin aitian,li dehua,et al.center for health management and policy,shandong uniersity (ji'nan 2500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de and demand of the rural resid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optimizing of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methods by multi-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20 087 people were selected from 40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of 8 counties.investigators conducted facetofac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households.results 33.0% of the respondents accessed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actively.and 79.0% of respondents wanted to know the knowledge about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the percent of respondents who got knowledge by watching tv,consulting the doctor and reading newspaper and magazine was 59.0%,34.1% and 10.1%,respectively.60.5% of the respondents wanted to know the knowledge by consulting the doctor.conclusion there was only 33.1% of rural residents got health knowledge actively.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n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area through various ways.
key words: rural residents;health knowledge;health education
我國有8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他們的健康狀況備受關注。第三次國家衛(wèi)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1〕,2003年我國農村地區(qū)居民的2周患病率為139.5‰,慢性病患病率為120.5‰。此次調查還顯示,農村居民對醫(yī)療機構的利用減少,自我醫(yī)療比例逐年增加,由1998年的23%增加到31%。因此,通過健康教育方式增加農民的健康知識,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主動的預防疾病,在生病時可以采取更為正確的治療措施尤為重要。為了解山東省農村地區(qū)居民的健康知識獲得方式及需求,更有針對性地提出健康教育改進措施,于2007年4月對山東省8個縣(市、區(qū))40個村進行了調查?,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根據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地理位置,在山東省西部和中部抽取8個縣(市、區(qū)),每縣(市、區(qū))按照隨機抽樣原則,隨機抽取2個鄉(xiāng)鎮(zhèn),每個鄉(xiāng)鎮(zhèn)隨機抽取2個村,每村按戶主花名冊進行系統(tǒng)抽樣,被抽取家庭內所有2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均為調查對象。每個村計劃調查300戶(約600人),戶數不足300戶的村,從臨近村仍按照系統(tǒng)抽樣方法補足。實際調查40個村,共20 087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并經過專家論證修改調查問卷,由調研員持調查問卷入戶,進行一對一的詢問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被調查對象個人及其家庭的一般狀況(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收入等);被調查者在平時的生活中是否主動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被調查對象平時獲取健康相關知識的主要來源;在實際生活中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主要途徑以及希望獲取知識途徑,被調查者是否想獲取高血壓、糖尿病方面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access數據庫2次錄入,使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2 結 果
2.1 基本情況 本次共調查20 087人,其中男性9 127人,占45.4%;女性10 960人,占54.6%。年齡中位數為50歲,35歲~45組5 124人,占25.5%。文盲半文盲占35.8%,初中文化占29.2%。從事農林牧漁養(yǎng)殖業(yè)生產占65.4%,工人占5.8%,其他職業(yè)占28.8%。
2.2 健康知識情況
2.2.1 衛(wèi)生保健知識獲取情況(表1) 在被調查者中,只有33.0%的人(6 575人)主動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在經常主動地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方面,男性高于女性;高文化程度人群高于低文化程度人群;低年齡組人群高于高年齡組人群;低收入組人群主動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比例最低,高收入組最高。
2.2.2 衛(wèi)生保健知識來源 在總調查人群中,衛(wèi)生保健知識來源排在前3位為電視59.0%、醫(yī)生34.1%和報刊書籍10.1%,其他途徑為0.5%~9.7%。調查19 719人中,有3.725人(18.9%)不知道從那里獲得衛(wèi)生保健知識。
2.2.3 獲取健康知識的意愿(表2) 有9 883人想知道高血壓、糖尿病知識,占49.2%。男性高于女性;高文化程度人群高于低文化程度人群;低年齡組人群高于高年齡組人群;低收入組人群想獲取高血壓、糖尿病知識的比例最低,高收入組最高。
2.2.4 最想獲得知識類型 調查9 856人中,想知道高血壓、糖尿病預防知識的人數所占的比例最大,為79.0%;其次為想知道治療方法為35.2%;想知道危險因素為25.2%;想知道病情發(fā)展的為8.2%;其他為0.1%。2 067名自報患者中,想知道預防知識的為65.2%,想知道治療方法的為53.8%,想知道危險因素的為23.5%。表1 不同特征人群主動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情況比較表2 不同特征人群獲取高血壓、糖尿病健康知識意愿
2.2.5 最希望獲得健康知識途徑 調查9 811人中,最希望獲得健康知識的途徑,前4位是醫(yī)生告知(60.5%)、電視(58.7%)、報刊書籍(13.7%)、廣播宣傳(12.4%)。希望通過宣傳手冊、親戚朋友告知、家人告知等途徑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則占9.9%。
3 討 論
健康教育是控制慢性病的必要手段〔2〕。本次調查顯示,山東省農村地區(qū)居民經常主動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比較少,只占33.0%,低于第三次國家衛(wèi)生服務調查〔1〕的結果(39.5%)。從主動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趨勢來看,年輕人、知識文化程度高的人越主動獲取,與王雨〔3〕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但是,慢性病患者主要是老年人,他們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因此,在開展健康教育需要格外關注。對高血壓、糖尿病知識的需求方面,絕大多數(78.41%)的被調查者想知道預防知識,遠高于想知道治療知識的比例(35.03%),與陳維清〔4〕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梢钥闯錾綎|省農村居民已經認識到了預防的重要性。
本次調查顯示,被調查者獲得健康保健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通過電視和醫(yī)生告知,與蔣雄京〔5〕等人對醫(yī)院門診病人的調查結果差異較大。從被調查者的意愿來看,他們最希望的途徑首先是醫(yī)生告知,其次才是電視、報刊雜志等。說明農村居民對醫(yī)生是比較信任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由于農民較少去衛(wèi)生機構,去看病時醫(yī)生也不注意傳播健康保健知識,農村居民的保健知識仍然主要來自電視。山東省的農村衛(wèi)生人員,大多數未接受過健康教育的專門培訓,故難以為農民提供適宜的衛(wèi)生服務〔6〕。
在獲取衛(wèi)生保健知識途徑方面,有18.90%的被調查者不知道從哪里獲得衛(wèi)生保健知識,這部分人群是開展健康培訓的重點。在具體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針對農村居民的特點來具體組織,比如語言要通俗易懂、形式要喜聞樂見,同時,知識要全面,防止形成片面的認識;針對農村居民生活、勞動規(guī)律特點,開展隨時隨地的健康教育〔7〕。
【參考文獻】
1〕 第三次國家衛(wèi)生服務調查.http:///open/uploadfile/200412/200412314857549.doc.
〔2〕 張安立.慢性病的干預原則與健康傳播[j].中國慢性病預防控制,1997,2:94.
了解病因早預防知本溯源,預防疾病,就要知病因,早預防,從源頭上杜絕疾病的侵襲。比如,防治高血壓,就要多了解與腦血管疾病相關的保健知識,認識到精神焦慮、過度疲勞、睡眠不足、少運動、身體肥胖、攝鹽過多、煙酒過量、寒冷刺激等,都是造成此病的相關原因。為此控制體重、心情開朗、勞逸結合、改變吸煙飲酒的不良嗜好,這些保健措施就是預防發(fā)病的重要手段。
疾病端倪早治療疾病都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在患病的早期癥狀輕微時,可能不易察覺。一旦身體出現(xiàn)了某些疾病的前期信號,就應該抓緊時機,立即治療,這樣才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爭取疾病的徹底治愈而不要遺留下病根。所以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細心觀察,留意身體發(fā)出的各種信號。比如,出現(xiàn)眩暈、眼前發(fā)黑、哈欠不斷、嗆咳、說話吐字不清、嗜睡、頭痛欲裂等征象,就有可能是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信號,要引起警惕,及時就醫(yī)。平時則要定期到醫(yī)院檢查身體,以及早發(fā)現(xiàn)疾病端倪。
了解病情早達標一旦患上某種疾病,就應當嚴格按照醫(yī)生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使有關的檢查指標盡量達標。對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來說,血壓值、血糖值是否達標很關鍵。遵照醫(yī)囑按時服藥,做好相應的飲食調整等,是保證血壓和血糖穩(wěn)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切不可輕易中斷治療。另外,對于多病纏身的老人來說,用藥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遵循少而精的原則,并且了解各種藥物的性質、用途、劑量及毒副作用,以提高藥物治療的有效性,避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關鍵詞:高血壓;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孕期婦女;保健
隨著經濟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也不斷發(fā)生改變,生活質量也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所以造成我國妊娠期發(fā)生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逐年增高。這些疾病發(fā)生嚴重的威脅到孕婦以及胎兒的身體情況,甚至可以導致胎兒宮內死亡的危險[1]。所以開展對孕婦進行糖尿病、高血壓的健康教育宣教。現(xiàn)代臨床采用常規(guī)宣教,雖然可以讓孕婦了解這些疾病,但是不是統(tǒng)一專門培訓,孕婦的理解情況一般,造成孕婦出現(xiàn)糖尿病、高血壓的較多[2]。本研究采用針對家庭宣教糖尿病、高血壓疾病,臨床效果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經我院診斷并進行孕期檢測的婦女176名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所有檢查孕婦均為健康;排除標準:多胎或是雙胎;試管嬰兒患者;妊娠綜合征。隨機分為針對教育組和常規(guī)教育組各88名,常規(guī)教育組年齡23~33歲,平均年齡(28.58±4.97)歲;孕周35~39周,平均(37.5±1.8)周;經產婦26例,初產婦62例。針對教育組年齡24~32歲,平均(27.81±4.21)歲;孕周36~38周,平均(36.8±1.6)周;經產婦27例,初產婦6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規(guī)教育組采用常規(guī)健康教育開展孕期婦女保健,包括飲食宣教、睡眠指導、衛(wèi)生以及護理身體工作、平時輔助的運動等。1.2.2針對教育組針對教育組在常規(guī)組的基礎上開展家庭形式的健康宣教,具體宣教內容:對于懷孕期的婦女進行早期的健康管理,如出現(xiàn)發(fā)現(xiàn)高危妊娠患者,應及時建立文檔,有專人進行跟蹤管理[3];對懷孕期的婦女進行有效的指導、診察、隨訪并記錄,對于妊娠期糖尿病以及高血壓誘發(fā)的因素,應及早發(fā)現(xiàn)、控制病情以及糾正其不良習慣;對于懷孕期婦女進行妊娠糖尿病、高血壓預防知識問答卷,根據結合問答卷情況,統(tǒng)一培訓,并且針對性進行健康宣教[4];有效的進行第一次產前隨訪,指導患者產檢以及產前篩查。讓婦女首次檢測血壓、糖尿病篩查檢查;懷孕期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應嚴格高度重視,對于≥34歲的健康人,應每年檢測血壓,≥44歲的人群應每年檢測血糖[5];懷孕期的患者必須每次產檢都要重點檢測孕婦體重、血壓、血糖、孕期增重等[6];對于懷孕期的婦女健康宣教中,應讓家屬積極觀察孕婦身體情況,建立有效的健康指導;對于孕婦的飲食,應讓家屬準備充分的均衡營養(yǎng)飲食,避免孕婦懷孕期間體重突然增加,造成妊娠結束出現(xiàn)的不良后果[7-8]。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的發(fā)生率以及妊娠結局(早產、巨大嬰兒、剖宮產)情況。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發(fā)生率比較
常規(guī)教育組糖尿病發(fā)生率10.23%(9/88)、高血壓發(fā)生率21.59%(19/88),針對教育組分別為1.14%(1/88)、5.68%(5/5.68),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786、9.456,均P<0.05)。
2.2兩組妊娠結局比較
常規(guī)教育組剖宮產率為38.64%(34/88)、巨大兒發(fā)生率為9.09%(8/88)、早產率為6.82%(6/88),針對教育組分別為23.86%(21/88)、0.00%(0/88)、0.00%(0/88),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69、6.417、4.314,均P<0.05)。
3討論
孕期出現(xiàn)的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疾病屬于高發(fā)期。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疾病也是造成孕婦以及胎兒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甚至導致胎兒死亡情況發(fā)生。本研究結果顯示,針對教育組糖尿病發(fā)生率和高血壓發(fā)生率均低于常規(guī)教育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786、9.456,均P<0.05);針對教育組剖宮產率、巨大兒發(fā)生率、早產率均低于常規(guī)教育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69、6.417、4.314,均P<0.05)。提示采用針對性孕婦家庭開展高血壓、糖尿病疾病宣教,是有提高孕婦的健康保健知識,預防這些疾病發(fā)生率,改善妊娠結局,提高胎兒出生人口素質,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齊玉梅,王生鋒,王桂華.農村已婚育齡婦女保健知識認知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0,25(6):36-38.
[2]胡繼玲,程殿芳.育齡期婦女孕前、孕期保健知識掌握狀況調查分析[J].淮海醫(yī)藥,2011,29(4):364-366.
[3]應桂英,向曉莉,楊淑娟,等.四川省已婚育齡婦女孕產期保健情況5年評價[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1,3(2):28-31.
[4]蘇紅春.綠春縣2453例農村孕產婦產前檢查情況分析[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10,31(7):97-98.
[5]楊瑞云,蔡玉冰,陳科,等.高血壓、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對孕期婦女健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3,19(7):150-152.
[6]魏本賢.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護理中的臨床意義及價值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0):263-264.
[7]冷秀蘭.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癥孕婦產前的健康教育[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4):125-126.
[關鍵詞] 妊娠期高血壓疾?。荒笅虢Y局;產前保健
[中圖分類號] R714.2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16-52-03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孕期常見特有疾病,可顯著增加胎兒生長受限、胎盤早剝、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腦水腫、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腎功能的風險,是孕產婦和胎兒死亡的重要原因。國外研究結果顯示其發(fā)病率為7%~12%,國內報道我國妊高征的發(fā)生率為9.4%~10.4%[1]。分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fā)生的影響因素,制定防治對策,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所致的孕產婦死亡。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貴州省全省9個地、州、市2009~2012年孕產婦死亡報告卡、病歷、孕產婦死亡調查資料及貴州省省級專家對孕產婦死亡評審分析報告。其中確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共計52例。
1.2 方法
對降消項目暨三網監(jiān)測收集的報表及個案資料、所有的死亡病例有市及縣(區(qū))婦幼保健機構對死亡孕產婦進行入戶調查,對住院分娩者調查病歷,每年由省級專家組成的孕產婦死亡評審委員會對死亡病例進行2次評審,對死亡診斷、是否可避免、影響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因素、是否存在處理延誤、就診延誤、交通延誤等內容進行評審,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處理。見表1。
2.5 分娩情況
剖宮產29例,占55.77%;陰道手術產1例,占1.92%;自然產7例,占13.46%;未娩的15例,占28.85%。
2.6 分娩地點及死亡地點情況
分娩地點:家中7例,占13.46%,街道(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4例,占7.69%,區(qū)縣醫(yī)院11例,占21.15%,?。ㄊ?、地、州)醫(yī)院15例,占28.85%,未娩15例,占28.85%;死亡地點見表4。
3 討論
3.1 重視文化素質教育
從上面資料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孕產婦文化程度低,小學及其以下的占71.15%。文化程度高的孕產婦有較好的醫(yī)療保健知識和自我保健意識,能充分利用孕產期保健服務條件,自覺避免和克服不利妊娠的有害因素,從而降低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fā)生的危險性;文化程度低的孕產婦圍產期保健知識缺乏,不重視圍產期保健,同時文化程度較低,經濟條件相對比較差,決定了孕產婦保健就醫(yī)條件,不做產檢,有妊娠合并癥或并發(fā)癥不愿意到醫(yī)院住院治療及提前待產,常延誤治療,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fā)病率增加,病情加重。
3.2 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加強圍妊娠期及圍生期保健及管理工作
近4年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致孕產婦死亡的發(fā)生率是逐年增加的,這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加強補助住院分娩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如孕婦學校、廣播、電視、報紙、宣傳手冊、宣傳專欄等使孕婦掌握孕期衛(wèi)生的基礎知識,自覺進行產前檢查,自覺選擇住院分娩。我國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規(guī)范孕產婦健康管理中要求孕期接受5次或5次以上產前檢查。本研究中產檢5次或5次以上的9例,僅占17.31%,而其中未作產檢的18例,占34.62%。產前檢查是可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fā)病率、緩解其病情進展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比例與產檢次數成反比,產檢越規(guī)范,并發(fā)癥出現(xiàn)的機會越少。
3.3 加強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的早期干預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危險因素既有臨床流行病學因素,BMI,單雙胎,自然流產史,又有血流動力學因素,TPR,因此婦幼保健醫(yī)師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防治工作中不但要重視臨床流行病學因素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影響,而且也要對血流動力學因素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中的重要意義給予足夠的重視[2]。孕婦的生理變化引起的焦慮不安、工作中可能帶來的精神壓力以及對分娩的恐懼感,都可能引起孕婦反復或持續(xù)的血壓升高。有學者對妊娠高血壓地區(qū)的特異性研究,非洲、北極、太平洋島嶼等地區(qū)發(fā)病率較低,這些地區(qū)婦女以生育為榮,懷孕后心情舒暢、精神愉快[3]。因此,對于高危孕婦應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滿足其需求,給予人文關懷,這些看似簡單的干預措施,對于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卻很有意義[4]。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fā)生越早,表現(xiàn)越重,對母兒的損害性越高,所以要及時發(fā)現(xiàn)高危妊娠并給予干預。加強孕婦合理飲食與休息,孕婦因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鐵、鈣、鎂、硒、鋅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鮮蔬菜水果,減少動物脂肪及過量鹽的攝入,但不限制鹽和液體的攝入,保持足夠的休息和愉快的心情,堅持左側臥位增加胎盤絨毛的血供。補鈣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者,補鈣可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國外研究表明,每日補鈣1~2g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5]。同時適當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過于勞累。有文獻報道[6],早期的有氧運動干預可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病率,減少并發(fā)癥。另外,除這些一般的常規(guī)干預外,藥物干預也很重要,對于高危孕婦可以給予維生素E、小劑量阿司匹林、鈣制劑、丹參注射液等藥物干預[7],可以很好地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
關鍵詞:高血壓;服藥依從性;護理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病,是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是心腦血管的重要危險因素,其腦卒中、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慢性腎病等主要并發(fā)癥,不僅致殘、致死率高,而且嚴重消耗醫(yī)療和社會資源,給家庭甚至國家?guī)沓林氐呢摀鶾1]。據統(tǒng)計,高血壓在我國的患病率不斷升高,在居民中又存在三低(低控制率、低治療率、低知曉率)和三高(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患病率)問題,因此高血壓的預防與控制十分重要[2]。但是從目前臨床來看,對于高血壓的控制效果卻不太盡如人意。其中一個較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藥物治療依從性差,只有24.8%的高血壓人群才能夠做到堅持服藥[3]。本文就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選取2012年6月到2013年7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高血壓患者680例,平均年齡為64.89歲,最大年齡為78歲,最小年齡為50歲,男360例,女320例,190例為Ⅲ級高血壓,180例為Ⅱ級高血壓,310例為I級高血壓。
1.2 調查方法
本組患者的調查方法采用自設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患者一般情況(文化程度、婚姻、年齡、性別等),是否接受過高血壓的健康教育、對于停藥的危害是否了解、是否得到醫(yī)護人員的及時指導、是否堅持按時服藥、是否規(guī)律地測量血壓、服藥依從性、高血壓的保健知識、治療史、高血壓病史等[4]。
1.3 服藥依從性評價標準
采用MORISKY推薦評價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3個問題:(1)是否曾停藥?(2)是否有時不注意服藥?(3)是否有忘記服藥的經歷?若這3個問題有1個及以上為“是”,則為依從性差;若回答均為“否”,則為服藥依從性佳[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x 檢驗。
2 結果
2.1 服藥依從情況
本組680例高血壓患者中,有352例服藥依從性不佳,有328例服藥依從性佳,依從率為48.24%。
2.2病情程度不同的病人服藥依從情況
I級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36.13%;Ⅱ級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82.22%;Ⅲ級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35.79%.見表1.
表1病情程度不同的病人服藥依從情況
3 討論
3.1 調查分析
本組資料表明,I級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36.13%;Ⅱ級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82.22%;Ⅲ級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35.79%,總計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48.24%。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高血壓患者不知道高血壓是慢性疾病,需要終生治療,這些患者一旦病情有所好轉就會停藥,導致復發(fā)。再加上生活行為、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都與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有關,都需要注意。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用藥依從性與高血壓患者的飲酒史、家族史、文化程度、年齡等都有較大的與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越是充分掌握住高血壓的相關知識,那么患者的依從性就越好。
3.2 依從性差的原因
3.2.1 知識匱乏
醫(yī)護人員應該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詳細的健康教育,給他們說明任意停藥可能帶來的危害,告誡患者務必遵醫(yī)囑來按量、按時用藥,提高患者對按時用藥的重視程度,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3.2.2治療時間的長短
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療程越長、方法越復雜,那么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就越低。對于那些只需要每日服藥1次的患者,他們的服藥依從性往往是最好的。值得注意的是,藥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應越大,那么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也就會越低。
3.2.3 態(tài)度與信念
有關資料表明,患者依從性與健康信念呈正相關。認為患者主觀感受患某病的危害越高,患者采取遵守醫(yī)囑行為將獲得健康和利益時,患者的依從性就越高。
3.4小結
心血管疾病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危害較大、發(fā)病率較高的病癥,尤其是高血壓,多發(fā)病于中、老年人中,很可能會導致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實踐證明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我國高血壓防治任務艱巨,被調查的高血壓患者中多數能夠規(guī)律服藥,而規(guī)律服藥者中的血壓控制較好,同時,再有針對性地進行相應的護理預防,則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及病情的控制率和治愈率。
參考文獻:
[1]林攸蘭.健康教育和家庭隨訪對高血壓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 當代護士(??瓢妫? 2009(06)
[2]趙彬,馮輝,謝萍.個體化的社區(qū)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效果分析[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1(23)
[3]岑偉義.健康教育路徑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 中外醫(yī)療. 2009(22)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健康教育
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高血壓控制率很低,根據報道高血壓患病率24.8%,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只有5.8%,這無疑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因此,對2009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年齡>60歲的高血壓患者共208例健康教育掌握情況進行難點分析,提出防治高血壓措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9年1月至12月住院208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其中男性136例,女性72例,平均年齡65歲。
1.2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與個人專訪交談法,讓調查對象對高血壓危險因素、高血壓危象發(fā)作處理、服用降壓藥物的注意事項、針對高血壓的影響、適當運動的量、對疾病的認識、情緒波動對血壓的影響與全面調查護士對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落實程度等問題作答。
2存在的健康教育難點
2.1患者方面原因
2.1.1服藥依從性低
2.1.1.1文化層次低
住院病人中有一部分老年人來自農村,知識層次較低,對高血壓定義、相關病因、常見癥狀、并發(fā)癥了解程度低或不了解。住院期間,認為癥狀得以控制就已痊愈,往往拒絕再次治療或私自停藥。
2.1.1.2經濟原因
一部分住院病人主要的治療費靠年輕時積畜或兒女資助,因此住院時不能安心治療,癥狀好轉馬上著急出院,出院后也不能堅持服藥,導致血壓控制不理想,并發(fā)癥多,造成更大的傷害。
2.1.1.3記憶力差
老年人記憶力差,缺乏防護照顧,常常忘記服藥,或不能按時服藥,加上子女工作繁忙,不能到醫(yī)院進行長久照顧及監(jiān)督服藥,導致預后差。
2.1.2生活方式改善欠佳
部分患者對疾病認識不足,仍然我行我素,男性多于女性,70%男性患者有吸煙、高鹽高脂飲食、酗酒史,自感與其他人沒有差別,不會有什么嚴重問題,因此不良生活習慣難以得到改善。
有些患者住院期間受到來自內外環(huán)境的影響,情緒不穩(wěn)定,患者性情暴躁,易激怒,認為健康教育對他來說無用,表現(xiàn)對健康教育內容不感興趣。
2.2護士方面
2.2.1人員編制缺乏
健康教育應對病人進行適時全程指導,可是工作量大、人力不足,日常護理工作占據大量時間,護士進行健康教育時間被壓縮,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指導,導致病人健康教育缺乏持續(xù)性和及時性。
2.2.2護士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2.2.3健康教育能力有待加強
護士未進行系統(tǒng)培訓,或護士自身專業(yè)知識限制(如非心血管專科護士,對高血壓防治知識了解不全面),與患者溝通能力差。
3護理對策
3.1健康教育前評估
根據病情了解其對疾病認識及預防保健知識的掌握,根據患者或家屬的敘述制定宣教計劃,由于每位患者的知識層次不同,衛(wèi)生保健知識掌握也有差異,只有通過了解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針對性宣教,才能引起患者的興趣。
3.2知識教育
讓病人了解高血壓的用藥知識,高血壓作為一種需終身服藥的慢性病,護士應幫助病人或家屬參與治療過程和治療決策,了解不同的治療方案及費用,監(jiān)督病人服藥,并與家屬做好溝通工作,注意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對一些有不良習慣的病人如抽煙、喝酒、高鹽高脂飲食等,護士應叮囑病人戒除不良嗜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3.3掌握交流技巧及教育能力
老年高血壓病人常易激動,交流中主動關心病人,了解其感受和需求,注意交流時的語言、語氣和提問方法,注意傾聽訴說,分析病人所表達意思,將教育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病人講解,同時不斷加強專業(yè)知識學習及培訓,能幫助病人有效掌握教育內容。
3.4采用多形式教育方式
護士可在晨晚間護理及巡視病房時,反復口頭講解,多次示范,也可將有關資料整理成冊,交病人閱讀;對一些記憶差病人,把有關知識教給家屬或記憶好的病人,再讓他現(xiàn)身說教,將知識傳授給其他人。
3.5在不影響療效的前提下,盡量避免使用貴重藥品,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利于長期服藥。
3.6心理指導
患者病情變化時,按接受、支持、保證三原則進行治療性講解,給患者以自我的心理接受力,當血壓控制后把生氣和情急能誘發(fā)血壓升高的危害性告訴患者,根據其性格特點,提出改變不良性格的方法,如向朋友、親人傾訴,與他人交談等,以保持血壓穩(wěn)定。
3.7做好出院指導
由于住院期間都是護士為患者測量血壓,出院以后血壓監(jiān)測尤為重要。因此教會患者及家屬正確測量血壓,建立血壓監(jiān)測記錄本,以便更好為醫(yī)生調整用藥作為參考。
4體會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改變,提倡“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護士不再單純的從事一些基礎操作,護理則是提供必要的知識、技能,有助于促進患者健康,預防疾病,其角色拓展為傳播者,健康教育貫穿于護理全過程中。
老年高血壓由于受到文化、經濟、家庭社會關系的影響,健康意識薄弱,且自我學習能力較差,記憶差,因此對治療的依從性重,而高血壓治療除藥物控制外,與患者生活方式及心理狀態(tài)相關,因此高血壓健康教育也是一種治療手段,成功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強患者自保護意識,改變不良行為方式,建立形成有益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 陳愛萍.高血壓患者的依從性與健康教育.護理研究.2002.3(16):145.